Podchaser Logo
Home
六叔觀察站

Leo

六叔觀察站

A daily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六叔觀察站

Leo

六叔觀察站

Episodes
六叔觀察站

Leo

六叔觀察站

A daily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六叔觀察站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知識就是用來被打破的!Hack everything!不是自大,每一代的人學會前一代知識後,一定要站在這基礎上突破,時代才會進步。然而順着框架上去,人的思維只會越來越服從那個科目的規矩,而失去突破的動力,所以,打破科際邊界能提醒你如何突破。那麼,跨界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身爲父母最煩惱的就是孩子不主動學習,有的父母有耐心慢慢等待,有的父母威脅利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每個終身學習者都沒有父母拿着蘿蔔或鞭子來激勵他們,爲什麼他們還是持續學習呢?人天生就是個學習機器,進步能力強,所以掌控世界,要搞清楚的是,到底爲什麼原有的學習機制停機了,父母要做的是重新接上線,重新點燃學習火炬。
在敏捷思維裏,從豐田來的 PDCA 流程 Plan, Do, Check, Act 循環,簡單說就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學習方式,「試試看 -> 出錯 -> 修改 -> 進步」,但在學校學習裏,卻沒有「出錯」這個環節,經過實驗和研究,越多的小出錯,越能記得清晰,在工廠或在個人腦中都是。這也是福爾摩斯學習法的精髓,去做做看,出錯了,調查錯在哪裏,修正。這個過程的推理就像偵探的破案過程。這裏,用一個簡單的例子,知道怎麼讓學習深刻。
什麼是福爾摩斯學習法?從「黑雄」這位成績不佳的孩子遇到一位強大的世界史老師爲例,這位老師使用符合認知科學的方式讓聽課的學生跳脫學科的邊界建立了框架。除了許多老師的技巧可以給父母學習以外,這位老師實際上幫學生建立了一個世界。爲了研究學術會把世界拆開研究及傳授,但學習時卻要再組合回原來那個世界,偏偏別說學生無法解碼及組合,連許多老師都辦不到。而這就是這種學習法的精髓。
現代的學校教育是 19 世紀工業革命的產物,符合 19 世紀的管理理念,以工廠、計劃爲中心,2 世紀過去,我們現在很清楚不應該要人去配合無生命的機器、計劃,工作上已經不這麼做了,但教育卻沒有跟上。偏偏教育體系是很難改變的,與其等着系統變化,不如我們先調整學習的方法。我把這種新的像辦案一樣的學習法,叫做「福爾摩斯學習法」,我已經用了很久,發現它也符合許多科學研究。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