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非常宅

RTHK.HK

非常宅

A weekly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非常宅

RTHK.HK

非常宅

Episodes
非常宅

RTHK.HK

非常宅

A weekly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非常宅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阿心和AJ這兩名90後的男生,因為希望獨立生活,所以早在大學一年級時已搬離父母的家,並同時開始打散工來賺錢付房租。他們以往分別住在劏房和工廈,直到畢業後因工作才認識。後來,同樣想創業的兩人,便合租商住單位,過着前居後舖的生活。非常管家 - 修補牆身篇當家中牆身出現細微裂縫時,如何自己修補?非常管家會為大家介紹如何用現成補牆灰修補牆身,並示範正確的姿勢和分享批盪的秘訣。非常好境 - 噪音問題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鄧兆強教授會為大家介紹如何輕易地加裝隔音設備,改善居住環境
 「滄海一聲笑」想當年,筲箕灣避風塘漁燈處處、燐光點點⋯⋯水上人屏叔60多年來靠水食水,繼承祖業以漁業買賣為生,三代人一直以海為家,以船為宅 -- 長居住家艇,即水上人所謂的「曬家」。曾經上樓又選擇折返,說甚麼住樓嘈、空氣差、有壓迫感,可能通通都是借口,或者屏叔根本離不開「曬家」、離不開自己成長的地方。水上人居水上,這裡就是他們的根。看盡千帆,屏叔幾年前終於退下來,與太太樂逍遙做水上士多,為避風塘街坊服務。閒時,他們最愛坐在艇邊一角,吹吹風、看看海,相信這個360度全海
人應該要敬畏大自然。CAMBO 是一名攝影師,由於喜愛種植,數年前毅然搬到郊外村落,開墾自己的農地。儘管生活上有很多不便,他認為是一種選擇,能夠享用自己成收成,已令他心滿意足。住在郊外與城市的最大分別,就是能近距離感受到大自然對自己的影響。CAMBO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報告。就著當天的濕度溫度而選擇開不開窗,打風時會感到整間屋在搖動,行雷會影響家中的電壓,下雨時可以聽到雨水打落瓦頂而奏出的音樂。這一切都令他明白到,人其實是非常渺小。人類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卻忽略大自然帶比
我們的身體是一間屋。JACK 是一位瑜伽導師,跟太太「選.宅」了住在南丫島。他在十多年前,前往印度學習瑜伽。而這次靈性之旅,更加影響到他對住屋的選擇。瑜伽是連繫的意思,究竟,瑜伽如何把JACK和南丫島緊緊地扣在一起﹖非常手工王-紙皮木樁椅如果有一天,你不幸在街上遇劫,給賊人搶去了你的財物和衣服。你拾到了一塊紙皮包着身體回家。回到家中,你的女朋友卻硬把你的紙皮搶去,要用來製作一張木樁椅,沒有一聲問候。你的感受會如何?是不是很想知道如何可以製作得又環保又實用?非常好境-兒童
位處港島南區一角的薄扶林村,你對它有甚麼印象?是否只是一個殘舊破落的寮屋區?近年經常帶領薄扶林村導賞團的長哥會告訴你,薄扶林村擁有很多珍貴歷史、傳統、文化、活動,且不少都保存至今。長哥小時候在薄扶林村長大,到開始工作、成家立室後曾搬進私人屋苑一段長時間,但最近十年又搬回薄扶林村,工餘時更落力參與村的保育工作。究竟長哥如此選『宅』的原因及動力是甚麼?非常管家-洗衫篇用了聚酯布料製造的球衣的確快亁透氣,但汗臭味總是洗之不去。非常管家為大家示範如何清除衣服上的難聞氣味,血漬及原子
居所-本來只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安樂窩;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居所成為了個人身分的一個標籤,階級與成就的代名詞。家住劏房對不少人來說是難以啓齒的,因為大家對劏房總有太聯想。阿基家住劏房,但從不覺得生活迫人,足夠一個人用的生活空間加上通宵運作的交通網絡,是他心中的理想選「宅」。阿基曾經和網友合租唐樓,和前女友搬到村屋,但對他來說,24小時不停運作的交通系統和食店,才是最能配合他的居所。不少人夢寐以求可以上公屋,但他因為獲派地區偏遠而選擇留守深水埗劏房。雖然工作上他需要晚出早歸,但拒絕上樓這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