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綠惜解碼

TheGreenEarth

綠惜解碼

An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綠惜解碼

TheGreenEarth

綠惜解碼

Episodes
綠惜解碼

TheGreenEarth

綠惜解碼

An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綠惜解碼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三位大學生做social design功課,透過成立 #執煙頭競技委員會,將公眾長期視而不見嘅煙頭🚬問題 — 公共衛生、清潔工嘅無助、煙民與政府之間嘅缺乏溝通,一一展現眼前。正如成員阿Sam所講:「煙頭 (垃圾)喺條街係唔合理,點解我哋會慣嘅,唔好慣呀!」第26集 #綠惜解碼 :執煙頭競技委員會呼籲:「唔好慣」主持 :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嘉賓 : 執煙頭競技委員會成員 家聰 / SamPodcast內容重點:📌做功課都可以帶來social change�
從前有家連鎖快餐店為咗減塑而擁抱可降解塑膠結果栽了個大筋斗.......呢個嘅例子,畀企業帶嚟乜嘢啟示? 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
幾年前,綠惜地球係西貢舉辦慈善夜行,那一夜星羅棋布,更加係朱漢強人生第二次見到人造衛星,好難忘。最近,有立法會議員指沙頭角係香港及深圳觀星一族嘅「 夜店」,認為係好有潛力發展嘅產業。講開香港嘅光污染,除咗耗用能源及光滋擾,星空保育都係重要面向,只不過一直被忽視。呢集嘅綠惜解碼,除咗回顧星空保育嘅片段,仲會介紹民間努力下,將合歡山變成台灣第一座、亞洲第三座暗空公園嘅勵志故事,希望對香港有啟示。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
【死光燈】唔經唔覺,朱漢強 (朱仔) 已經跟咗光污染議題16年,最近團隊喺旺角發現一個燈光滋擾招牌,朱仔一睇,感慨萬千,勾起多年來嘅一段傷心故事......欲知故事如何,請收聽今集嘅綠惜解碼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投訴光污染辦法:致電政府1823的投訴熱線,要求環保署正視;聯絡綠惜地球研究員 陳霆軒 電話: 3708-8380;電郵: [email protected]
踏入2023年,環保署更新戶外燈光約章,將部分級別嘅熄燈時間提早到夜晚十點,希望減少對居民嘅滋擾。考吓大家,聖誕燈飾算唔算係光污染?作為普羅市民,可以做啲咩幫到受光影響嘅居民?唔清楚唔緊要,新一集綠惜解碼會帶大家傾下呢啲問題。 主持:綠惜地球 研究員 陳霆軒 (Thomas)綠惜地球 高級項目主任 劉兆朗 (Edmond) 臨別秋波作品
【市區三色桶說拜拜】環保署2019年設計咗新款回收桶,仲做過公眾諮詢,最終胎死腹中無法面世,依家連現有嘅舊桶都全面唔用,點解會咁?而三色桶服務市民24年,應該點評價佢嘅得失?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
【市區三色桶說拜拜】環保署2019年設計咗新款回收桶,仲做過公眾諮詢,最終胎死腹中無法面世,依家連現有嘅舊桶都全面唔用,點解會咁?而三色桶服務市民24年,應該點評價佢嘅得失?主持: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
Mil Mill 造紙廠事件後,反映政府缺乏回收產業發展藍圖,以致無論係土地供應 (例如增設回收再造園)、抑或減廢回收政策上,都追唔上廢物增長嘅速度。唔想堆填區爆滿,又唔要起多個焚化爐,我哋需要更完善嘅回收系統同源頭減廢政策, 自己垃圾自己處理,減少廢物棄置。上月綠惜地球代表眾環團喺回收高峰論壇發言,強調推高中下價回收物嘅回收率,例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需要透過生產者責任制度提高市民回收意欲同回收物嘅價值,加上土地政策長期配合先可以成功。政府唔可以單靠自由市場,反而要訂立政策主動出
膠袋徵費塵埃落定會喺12月31日上調至一蚊,立法會最大嘅爭論係,到底選擇政府提出嘅一蚊方案,定係要再進取啲,上調到去到兩蚊呢?最終,一蚊方案跑出。立法會點解會咁決定?等我哋用9分鐘同大家濃縮代議士嘅投票考量,並且從中做分析解讀,畀各位掌握呢個與民生息息相關嘅政策。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張雅婷
有「氣候之王」之稱嘅英國國王查理斯早喺王儲嘅時候,已經積極為環保大小事發聲。動物保育、環境污染、氣候變化,都會見到佢嘅身影,「激進」程度甚至差啲影響英國王室政治中立嘅立場。作為前衞環保先鋒,查理斯50幾年前已經棄用化石燃料行車,而係用一種你估唔到嘅「廢物」!想知查理斯點樣身體力行落實環保二三事?即刻收聽最新一集Podcast!主持: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
見微知著,Mil Mill(喵坊)事件令我哋睇到回收產業、特別係中下價回收業的發展困境。政府係咪有心支持,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係提供穩定及長遠嘅土地供應。不過,政府係呢方面係嘆慢板嘅。1998年起,政府開始提供短租土地作支援,而唔係長遠嘅土地安排。到咗2007年,先開始發展屯門嘅環保園。但係呢個安排點應付到產業需求?卸任無幾耐嘅前環境局局黃錦星舊年公布嘅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答應咗兩件事。第一係預留土地擴建環保園,第二係另外積極尋找其他長遠土地支持回收業發展。不過呢兩項
堆填區臭味傳千里,立法會議員陳月明最近就話,新界東北堆填區已經傷害深圳人民對香港嘅感情,佢仲收到過千份深圳居民對堆填區嘅意見,北區亦都有五千幾宗投訴......陳議員又約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要求必須喺2030年前起好兩座焚化爐,第一座焚化爐落成後,東北堆填區就要停止接收都市垃圾。陳議員講到咁多投訴數字,我哋梗要高度關注,不過環保署回覆我哋的數字,竟然....... 至於陳議員要求起完一座又一座焚化爐,對解決廢物問題係咪「多『爐』就多得」? 即刻收聽最新一集Podcast
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席形容,塑膠污染嚴峻程度,如同「疫症」。大會就喺三月初踏出重要一步,議決喺未來兩年,商討制訂第一條管制塑膠遺害嘅國際條約。係咪好期待條約係咪可以「清零」呢?究竟呢次議決有幾重要?過程各方又有幾多角力?綠惜地球會同大家做個說明。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
人稱「大便妹」的Yeungs,是淨灘達人。在「大便妹,學環保。」臉書專頁上真人不露相的她,有能耐把撿來的垃圾砌出「海廢美學」,會書寫出反省性強的生活筆觸,提醒大家關愛海洋、關護地球,以致專頁followers超過18,000人...... 聽Yeungs談其淨灘之路,由最初同行者買少見少,歷經「十個救火的少年」的心路,到現在試煉出堅實的戰友團隊,堪稱「集合吧 地球保衛隊」再現。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賓:環保教育工作者 Yeungs
李煜紹博士可以話係香港嘅水辭典,研究水資源管理多年。呢集節目,佢會話畀大家知沖涼同溫室氣體排放原來好有關;又會破解水塘滿瀉,等同倒東江水落海嘅迷思;又如果真係要倒水,倒落河又得唔得?除咗一國兩制,仲有一河兩制?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賓:香港大學水資源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 行政總監李煜紹博士
「個世界係咁㗎啦,唔會因為你而改變喎。」日復日年復年面對環境不公義,有人會感到麻目、無力、灰心,甚至勸你放棄。堅持,說來容易,面對高牆,實力懸殊,唯有眾志成城,咬緊牙關到最後一刻。贏唔贏到無人知,但最重要,係大家一齊唔好放棄。政府三個月前「突襲」,推出膠樽生產者責任制諮詢,放棄原則,只提回贈一毫;另一邊廂,生產商更執意將金額推到低五仙,予人感到不憤和不恥。全賴環團戰友、以及每一位關心環保嘅香港人嘅支持,一齊堅守、發聲,市民嘅聲音才不致被淹沒。主持: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劉兆朗、綠
大熱天時三十幾度,嘆冷氣或者游水消暑最好不過,偏偏南丫島民Stanely及陳Wing,就喺島上發掘到南丫島秘景「發泡膠河」,垃圾多到浸上條腰,仲惡臭難耐,甚至撐直立板到偏遠海岸淨灘,做品牌調查,到底點解要咁做?「自己家園自己守護」,佢哋除咗對土地嘅歸屬感,仲因為感染身邊好友關心環保,推動佢哋堅持落去!想知佢哋淨灘有咩奇遇?執到咩有趣嘅「寶物」?仲將淨灘配搭運動一齊做?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賓:活在南丫主席Stanely、南丫島民陳Wing
環境局日前喺環境事務委員會指出,與中國禁止入口洋垃圾前比較,香港轉口廢塑膠的數量減少,加上規管廢塑膠貿易嘅國際公約實施後,預料是「微不足道」。 數字少了,但對東南亞等市民而言,仍足以帶來沉重傷害……到底乜嘢係洋垃圾?點解香港會有份?仲要俾國際刑警點名?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綠惜地球倡議及與傳訊經理  楊日輝
香港最新「減廢成績表」出爐,前年廢紙棄置量升,回收率跌,近年減用膠餐具,仲令紙餐具用量上升,將來「廢紙圍城」是否會重臨?中國政府雖然暫准廣東四間紙廠購買香港廢紙,但相關措施只屬過渡性質,長遠而言,香港需要有自主嘅回收系統,並且減少垃圾。到底香港廢紙問題,在於回收配套不力、冇相應減廢政策配合,抑或其他沒有在數據反映的深層原因?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劉兆朗
明日大嶼 5.5億元嘅前期研究撥款,早前喺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好似被潑一盤冷水。但前天文台台長超英哥提醒我哋,呢個撥款唔係世界嘅全部,唔好覺得灰心。不論結果為何,仍然要堅持追求真相──揭露氣候危機風險,以及城市規劃不公,將似是而非嘅論述逐一拆解。今集Podcast有超英哥拆解人工島危險之處,仲真情流露,寄語大家跟住嘅路應該點行?主持:綠惜地球倡議及傳訊經理  楊日輝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劉兆朗/嘉賓:前天文台台長  林超英
想像2040年之後,路面會逐漸無晒內燃引擎車輛,大家睇好電動車🚕會係減碳嘅明日之星。不過,申訴專員公署去年列出電動車政策嘅「七宗罪」,例如配套不足。電動車係咪實至名歸,而唔係虎頭蛇尾,至少有以下三大重點⚠✅叉電動車嘅電,到底係咪再生能源或低碳燃料?✅充電等配套係咪充足,跨政府部門有無相應協調?✅ 電池老化後,係咪有恰當嘅處理設施?今集Podcast請嚟識車之人,綠惜地球總幹事Edwin,既同大家分析國際大局,以及政策點樣改革產業造成嘅污染。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根據研究,2040年全球將有2900萬噸塑膠被丟棄落海,到2050年,海洋塑膠仲會多過魚!塑膠一旦流入海洋,生物因為誤食而死亡嘅新聞屢見不鮮,仲有可能分裂成微塑膠,進入人類食物鏈。要保證我哋同下一代唔好「自食其膠」,減塑運動係唯一出路!今集Podcast我哋會剖析全球減塑膠運動,點樣揭露製造短命膠品牌嘅責任。想知道我同你可以為全球大趨勢做乜?即刻收聽!主持: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劉兆朗
郊遊令人心曠神怡,但你有冇諗過,每條山徑背後,都經過無數汗水與苦勞而成?台灣千里步道嘅重要推手徐銘謙教授,去過歐美多國深造,返台推動手作步道,14年來修過140條步道,逾萬人參與,仲建立系統課程「步道學」,培訓步道師。原來佢當初咁投入,竟然係源於行石屎路行到膝頭痛?多次來港嘅徐教授,讚嘆香港郊野公園制度係「亞洲第一」,既保護大部分山嶺,各區亦設有管理站,有專業技工及時處理已損耗嘅步道,更有利民間團體一齊推動。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實: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天氣涼咗,相信唔少人喺剛過去嘅周末都有去行山。開咗好多花喎!……睇真啲,係紙巾嚟? 樹上啲果實熟曬,跌曬落地下?……唔係喎,係飲品樽嚟,仲裝住煙頭同飲剩嘅野!仲有口罩、包裝紙、果皮……喂啊!邊個將郊野搞到成個堆填區咁樣?禮拜一,繼續有充滿朝氣正能量嘅岑樂怡阿妹同我哋一齊和你Green,阿妹仲會分享點解自己會成爲環保YouTuber,活出綠色生活!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實:岑樂怡
有冇諗過,去街市買新鮮水餃,竟然可以用金莎朱古力盒裝?買魚竟然可以用米袋?生活中你有無留意到其他減廢貼士?阿妹岑樂怡一家有獨特嘅「家規」,就係要保障下一代長大後都享用到資源,所以岑妹妹從小已經帶毛巾、自備水樽翻學。成為演員後,拍劇及外景節目,都會帶飯、自備餐具,甚至幫同事洗外賣餐盒去回收。到底點樣先可以由細到大培養走塑回收習慣?今集有阿妹同大家一齊和你Green!主持: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嘉實:岑樂怡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