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原事播客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事播客

A weekly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原事播客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事播客

Episodes
原事播客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事播客

A weekly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原事播客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近幾年在台灣,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蓬勃發展也受到大眾關注。來自排灣族的喬瑟夫 Chillseph,是業界少數的原住民單口喜劇演員。‧2019 年 9 月,喬瑟夫發表「這社會需要一點種族歧視」的喜劇作品,大膽探討種族議題,單支影片帶來上百萬網路觀看人次,不僅打開自身的單口喜劇知名度,也開啟另一種探討族群歧視議題的思考方式。‧為何當全世界都在倡議反歧視的時候,而且又身為長期以來遭受社會刻板印象而被歧視的原住民族,喬瑟夫卻說「這社會需要一點種族歧視」?這支作品
當全世界只有 6 萬多人會講的語言,除了當作溝通工具,還有什麼意義值得繼續傳承?‧來自賽夏族青年 'away a ta:in titiyon 朱偲妤,還在大學時期,就登上原視賽夏族語新聞主播,被喻為「史上最年輕的原視族語新聞主播」!‧對於 'away 而言,學習和傳承族語,是跟長輩的約定,也是追尋長輩離開之後,來不及學習和更多相處時光的遺憾。‧'away 認為,如果這世上多一個人學會族語,那這個語言就有機會再延長 50 年的生命。‧因此,他除了繼續發展學業與族語主播工
正在急遽流失當中的族語,在當代有什麼方式可以保留紀錄?並且推廣給更多年輕世代認識學習?.來自排灣族青年 Kuliw Taljialan,以排灣族語為主題,在 2020 年 1 月,透過網路社群媒體創立「排灣經典 Payuan Classic」。.目前就讀台大研究所的 Kuliw,利用日常空檔時間經營 Facebook 和 Instagram,又陸續開設 Youtube 和 Podcast 等頻道,橫跨圖文與影音平台經營與內容產製兼具的全方位自媒體,使「排灣經典」成為近年來在網
為什麼登記族名,還要打兩年訴訟?.2021 年,七位原住民青年到戶政所,申請身分證單列原住民族文字登記族名,卻收到拒絕,於是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就其中「Bawtu Payen」一案,在 11 月宣布判決,指出戶政所必須准予族人單列原住民族文字登記姓名。.泰雅族的 Bawtu Payen 獲得勝訴後深刻的說,爭取單列族名,目的是為了搶救族語!.什麼是單列族名?為何之前族人申請登記卻受到限制?此次又是怎麼突破的?法官的判決理由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所有族人
明天就是第 60 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這次入圍名單中,原住民共有三位,分別是排灣族的保卜・巴督路和動力火車,以及巴布拉族的蔡依林。什麼!蔡依林也有原住民血統?巴布拉族在哪裡?有什麼文化跟語言?平埔族群正名運動現在情況又是如何?這集《原事播客》Podcast,邀請 Aidu,一起認識巴布拉族的文化吧!..【 原事播客 Podcast 】原事大特輯 EP 28|蔡依林也有原住民血統?一起認識巴布拉族!ft. Aidu / 巴布拉族青年..主持/企劃|kuljelje p
#原住民選舉冷知識系列 #族人被迫亮票議題你知道,如果在投票的當下「公開亮票」,會怎麼樣嗎?答案是,你可能將面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20萬元以下罰金的刑責」!這是因為憲法規定,選舉投票必須用「無記名投票」,目的是要保障選民行使投票權的時候,不會受到其他人的指示或強迫,被干擾了投票的自由,以此來維護選舉的公正性。但是這樣的制度設計,卻沒有考量到戶籍在都會區,或者原住民選舉人數太少的投票所的特殊狀況,造成每次選舉都讓族人「被迫變相亮票」!歡迎收聽這集的原事講一下!帶你
明天即將揭曉的第 58 屆電視金鐘獎,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經營的「原住民族電視台」,總共入圍 9 項獎提名的殊榮!其中,《Kakudan時光機》更是蟬連7年都有入圍『少年節目獎』及『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而《尋miing紀遺》除了入圍『人文紀實節目獎』外,該節目也才剛榮獲「金狐猴國際影展」的『最佳紀錄長片』以及「就是影片影展」的『官方優選紀錄片』,實力更是不容小覷。除此之外,今年首次與四家公共頻道聯合製作的幼兒戶外紀實節目《WAWA 哇!》,也入圍了『兒童節目獎
就在明天,即將展開第 58 屆廣播金鐘獎!一起為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加油!敲響金鐘!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經營的「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在本屆廣播金鐘獎,總共獲得 6 項獎提名的殊榮!今年入圍的,分別有《Alian 理財集會所》與《聽見 • 太陽》雙雙入圍「生活風格節目獎」、《Sawali Music Style》再度入圍「類型音樂節目獎」、晨光 阿烙(賴勇誠)以《山海族子民》入圍「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以及 Lituk、Sera
原住民的事,關我什麼事?不只很有事, 而且還不分族群的所有人都是當事人!.台灣雖然已經把「多元文化」寫進憲法,成為基本國策超過 20 多年,但是各種原住民族議題的衝突,至今仍持續發生。.然而有別以往的是,在數位時代之下,有許多網路媒體相當關注原住民族議題,雖然這些媒體平常各有主要產製內容,包含歷史、教育、法律、人權、政治、語言等其他主題,經營對象也並不是以原住民為主,但也因為如此,能透過更多元的觀點,呈現原住民族議題的各種樣貌,同時也讓許多不同背景而且又分眾在不同領域的群眾,
原住民的事,關我什麼事?除了很有事,還可以一起做很多事!.許多原住民族議題的衝突,往往也是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間,因為彼此不理解而造成的問題。.肩負社會責任實踐公共價值的「公共媒體」,如何在這趟過程,扮演一個社會溝通角色?讓人口數比例只佔全國 2% 的原住民族,與 98% 的非原住民社會大眾有更多對話?甚至透過媒體力量,發揮社會影響力,推動改變現況的可能?.這集《原事播客》Podcast,邀請許多公共媒體的工作者,探討在族群主流化的基礎上,公共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的議題。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裡,讓每一個族群的文化都成為「主流文化」,就是「族群主流化」的目標!族群主流化的倡議與推動,關乎於台灣如何突破長期以來,以多數群體且單一文化為基礎所建立的社會制度,轉而邁向更尊重差異、也更落實人權理念價值的國家。為何社會各界近幾年紛紛提出族群主流化的概念?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接下來該怎麼行動?目前有哪些實務經驗或成果可以參考?歡迎收聽這集的原事講一下!帶你快速認識:#什麼是族群主流化?#為何社會各界發起這個概念?#如何展開實際行動?..【 原事播客
從性別議題來看,女性問題不是女性自己的問題,而是女性跟男性的權利關係問題;族群問題也不是少數族群的問題,而是多數族群跟少數族群之間的權利關係問題,基於這樣的反省,產生「族群主流化」的概念。.這也代表著在族群議題裡,沒有人是局外人,所有人都是當事人,必須跨族群一起來面對。.怎麼推動族群主流化的理念?目前有哪些具體行動案例?並且促成實質的社會改變?.在 8 月份接連紀念台灣原住民族日(8/01)與世界原住民族日(8/09)期間,《原事播客》Podcast 以「族群主流化」為主
擁有高度網路社群聲量與影響力的「法律白話文運動」,在過去幾年,曾製做許多與原住民族議題相關的文章和節目。.觸及範圍包含傳統領域土地劃設辦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王光祿獵槍案、狩獵釋憲案、平埔族群釋憲案、傳統智慧創作侵權等主題,透過法律專業進行對話,進一步反思原住民族議題不只是原住民的議題,而是關於全體社會的「人權」議題。.法律白話文運動為何關切這一切?什麼原因驅動他們不斷前進?這又與多數的非原住民族群眾有何關聯?.在 8 月份接連紀念台灣原住民族日(8/01)與世界原住民族
台灣在 2019 年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相同性別可以正式登記合法結婚的國家。.同一年,「臺灣原住民同志聯盟」也正式成立,走上當年度的臺灣同志大遊行,向大眾發出「原住民有同志,同志有原住民」的聲音。在當時,這是非常難得歷史一刻,因為在此之前,相當少見有族人站上檯前,捍衛原住民族同志權利的公開行動。.為何多數的原住民族同志長期以來較隱藏自我?在族群文化與性別認同之間,遇到的衝突有哪些情境?在都市與原鄉部落裡的情況有哪些差別?如何找群這些困境的可能解決方法?.就在六月期
近期社會各界多名曾遭受性騷擾的受害者,公開自己的受害經歷,而且許多加害者還是知名的公眾人物,領域包含政治界、藝文界、學術界、娛樂界等,這起時事被譽為台灣版的「Me Too運動」!.「Me Too」在中文翻譯為「我也是」,出現在反性騷擾運動的歷史,源自於 2006 年,由 Tarana Burke 所發起,希望引起大眾同理心方式理解受害者經驗, 到了2017年,美國演員 Alyssa Milano 公開自己的性侵受害經驗,揭發好萊塢性醜聞,帶動許多女性陸續公開相關經歷,更拓展其它國
為何有「原住民加分」政策?真的會擠壓非原住民學生入學名額?只要具原住民身分就一定擁有相同加分保障?.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原住民加分政策,但可能對政策實際內容並非完全了解,於是在面對以上問題或其他相關討論時,不僅無法完整說明狀況,又時常先入為主的帶有偏見甚至歧視原住民學生。.不論是否支持加分、或認為要廢除、或有其它建議修改方式,在擁有言論自由的台灣社會,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對一項政策的看法,但任何對話都不該是為針對特定族群進行歧視而展開,這不僅違反人權價值,也無助社會整體發展。.
你對「死刑」這個制度有什麼看法呢?.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的研究調查,到 2021 年為止,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已經透過立法或在實務上廢除死刑,但目前還有 55 個國保留死刑,包括中國、伊朗、埃及和台灣。因此,關於是否廢除死刑,一直是台灣社會高度爭論議題。.直到近期,有一項「死刑速決」的公投提案,寫到當死刑的判決確定之後,要在 6 個之月內就執行完畢,希望透過修法方式來加快死刑的執行。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本案將於 5 月 11 日舉辦聽證會釐清相關爭點,也讓死刑議題再
「都已經21世紀了,為何原住民還要上山打獵?」、「狩獵就是干預自然環境,可能會破壞生態?」、「獵人持有獵槍是否造成治安破口?」.當代社會面對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有許多誤解甚至汙名化,將其貼上許多負面標籤。.此外,大法官雖然在 2021 年的「原住民狩獵釋憲案」,提到狩獵文化權受憲法所保障,但至今仍持續發生原住民狩獵與國家制度的衝突事件。.本集節目,特別邀請被喻為台灣第一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成員,分享鄒族的狩獵文化,以及如何與國家合作狩獵自主管理的經驗,
至今在台灣社會中,不論是個人生活或國家體制,仍存有族群歧視的情況發生,因此各界更高度呼籲,應另立反族群歧視的相關法律,以建立更具制度性的整體措施來消除歧視。.雖然到目前為止,這部法律還沒有正式通過立法,但在立法院、政府部門與民間團體,許多討論與行動仍持續進行。近幾年,維護與延續文化多樣性成為全球關注的人權議題,國際也高度關切台灣在如何邁向更尊重不同族群主體性的國家,成為守護人權普世價值的亞洲指標,與各國一起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每年 3/21 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消除種族歧
原事講一下!段短幾分鐘,帶你認識一則關於原住民族的時事議題,這集就來聊: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每年 3/21 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源自於 1960 年的這天,發生在南非的「沙佩維爾屠殺事件」。..當年,南非的人民走上街頭反對《通行證法》和其它種族隔離政策,卻遭到警察以武力鎮壓手無寸鐵的民眾,造成 69 人死亡。.這起事件讓國際意識到,種族歧視對人類的衝擊與危害。聯合國在 1965 年通過《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並於隔年通過決議將每年 3
根據研究指出,長期被歧視者,很可能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帶來憂鬱、焦慮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此現象也發生在多年以來普遍遭受族群歧視的原住民族人,造成身心健康的衝擊。.因此,探討族群歧視議題的其中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人繼續遭受傷害,回復每個人都應擁有平等與尊嚴的權利,也更健康的活下去!.每年 3/21 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特別邀請台大社工系副教授 Ciwang Teyra 老師,對談族群歧視的種種議題,並且思考如何與社會各界共同展開消除族群歧視的行動。.#國際消
聯合國在 1999 年通過,將每年 2 月 21 日訂為「世界母語日」,向全世界倡議,共同努力維護語言多樣性,讓全球 40% 語言面臨消失的威脅,能夠得以解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每種語言都乘載各個文化千百年歷史的知識與技能,而人類目前面臨本世紀全球挑戰,例如氣候變遷或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很有可能就在這些語言與文化的知識裡面。然而,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現況,面臨嚴峻的流失挑戰,也被聯合國評估為「瀕危語言」,因此語言復振工作更是刻不容緩。從過去到現在的語言復
距離結束 2022 年,剩最後不到兩個禮拜了!今年的你,過的怎麼樣呢?即將邁入新的一年,你準備好開始新的計畫了嗎?各位朋友,你會不會也像小編一樣,會把每個月的計畫、每天要做什麼,都寫在行事曆上面,看著每過一天,就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或者,你的新年計畫,想完成一件作品,用創作的方式呈現你心中的想法?本集的原事這一編,邀請到小編們的同事,以及工作合作夥伴,要來跟各位朋友,一起來聊聊,過去一年的感想,以及未來 2023 新年的展望!.[社群小編/節目主持]🌏 原文
音樂能夠改變世界嗎?‧如今的台灣,身處在多元文化又民主自由的生活,但有許多原住民族人,仍然遭受社會結構的不平等。這些壓迫,卻也帶給族人創作能量,透過音樂發聲,例如巴奈在 2001 年的《泥娃娃》或 2020 的《愛,不到》,或者出道滿二十年後在 2013 發表《我是海雅谷慕》的張震嶽,以及長期以行動關懷社會議題的舒米恩。透過這些音樂,讓世界聽見原住民族當代處境,以及抵抗壓迫的努力。‧即將來臨的「12/10 世界人權日」這天,一起認識這些原住民族歌手的音樂故事,從多元文化的
現在,當你抬頭仰望星空,將會看到其中一顆用邵族語命名的行星「Zintun」!國立中央大學成立的「鹿林巡天計畫」,在 2007 年 7 月,從宇宙中發現一顆還沒有被人類發現編號 300286 的行星,並且取用邵族稱呼日月潭的族語「Zintun」,作為這顆行星的名字,後來通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命名,正式登記在地球的天文學紀錄,中央大學在今年 11 月到日月潭舉辦贈名儀式。邵族的名氣都已經擴散到外太空了!現在就來跟著小編,和本集特別來賓,來自南投邵族的 Magaitan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