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Released Wednesday, 31st March 2021
Good episode? Give it some love!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有限责任家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第三章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04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part2)

Wednesday, 31st March 2021
Good episode? Give it some love!
Rate Episode

强迫症,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状态限制得狭窄的极端表现:必须反复做一些行为或者想一些事情,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就会担心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心理状态反映了患者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摧毁的内部世界。这种内在关系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可能来自父母不可预知的无反应和过度反应:当孩子感到恐惧、焦虑,特别是在婴儿时期,需要父母抚慰时,父母没有及时做出回应;或是因一点小意外招致父母的暴怒,给孩子带来“灾难随时会降临摧毁我,我必须精准掌控”的感觉。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可怕的失控感,可能会因成年后的某个刺激,呈现出对一些事情的执着。比如整理癖,所有物品都要极度整洁,避免任何混乱;对某个数字、某些仪式的强迫性执着等。这些都是幻想——幻想通过自我掌控来避免不幸的降临,使自己在危险重重的世界中得以幸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然,强迫症患者理性上也知道这些掌控是没有必要的,但为了避免体验到失控的感觉,还是会控制不住地做出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或严格遵守没有必要的仪式等。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用一种痛苦来防御另外一种痛苦。最可怕的痛苦,莫过于无回应带来的不存在感,以及父母过度反应带来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死亡感。拿洗手强迫症来说,反复洗手虽然痛苦,但毕竟是可以掌控的事情,总比去体验失控带来的死亡感要强。如果内心的恐惧得不到释放,那么强迫症也就没法停下来。如果你患有强迫症,首先要理解并感谢它:这些强迫性行为是为了保护曾经的自己,就像一件厚厚的棉袄穿在身上,帮助当初弱小的自己抵御严寒。但你也要意识到,实际生活中,严寒已经过去了,你的身体也强壮了,只是因为内在的小孩依然活在对严寒的恐惧中,所以不敢脱下棉袄。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是成年人,现在我有力量去面对这些强迫性行为背后更深的恐惧了。我愿意去体验它、穿越它,它并不会真的伤害我。”当你暂时去体验强迫性行为背后的感觉时,可能会有强烈的愤怒、羞耻、愧疚、恐惧、无助、悲伤,甚至是可怕的不存在感从心底升起。但它会升起,也会过去,并不会真的杀死你。我们可以允许一切感觉和体验流过,明白浮沉本就是生命的常态。无论我们的行为多小心、多完美,也无法掌控无常的命运,无法掌控别人的反应。童年,并不是孩子做得更完美一些,父母就会变得更好一些。未来,也不是你的每一步都正确,结果就一定会如你所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在这无常的起伏中继续活着,继续前行。

Show More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Episode Tags

Do you host or manage this podcast?
Claim and edit this page to your liking.
,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