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Ghost Island Media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A weekly New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Ghost Island Media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Episodes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Ghost Island Media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A weekly New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來自五星的你 5-Star Nation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馬曉月 Mareike Ohlberg 來自德國,她長期研究中國的宣傳,也就是中共透過哪些管道來影響世界。她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2005 年,她在中國北京學中文,同時也觀察到 2008 年在北京奧運前後,中國政府對國外的宣傳力道更強。後來她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漢學,當時的論文主題就是「中國的大外宣」。馬曉月於 2020 年共同出版《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這本書以北美、澳洲,還有英國、德國等西歐大國為範圍,從上千份官方的資料、跟當地的媒體的新聞,來從政治、經濟
維吾爾人尼若拉(Nyrola Elimä)現居瑞典,她在2011年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兩年後到瑞典讀書,就從此沒有再回去。2017年,中共展開對維吾爾人的大規模關押迫害,海外流亡的維吾爾人如何聲援自己家鄉的家人?又承受了哪些壓力與代價?他們是選擇沉默屈服,還是更用力地發聲?她的家人仍活在中共的監控之下,她的表姐,如至少一百萬的維吾爾人一樣,被送到集中營裡。2019年,表姐被指控以資金支持恐怖主義行動,再次被帶走,至今尼若拉仍無法得知表姐的生死。A conversation with Ny
傅賢毅(Filip Šebok)是捷克「國際事務協會」(AMO)的中國研究員,他的專長就是捷克與中國以及與台灣的關係。捷克,在歐洲裡,是一個在民主陣線上很活躍的國家。在這幾年,面對中國的威嚇,及俄羅斯對歐洲社會的分化和滲透,他們持續堅持他們的民主價值。在90年代,當時的第一任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除了為中國的人權及西藏圖博的發聲之外,1995年,他也在聯合國50週年的會議上發表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他卸任後也在 2004 年拜訪台灣。隨著中國的崛起,捷克之後也出現了積
貝嶺在文化大革命時出生,在鄧小平上台高喊改革開放時,他和後來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劉曉波,在大學裡高談闊論,或是一起小酌。他們辯論,搞地下詩刊。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在美國的劉曉波回到中國,同時也在美國的貝嶺對他說了一句:「你先走我後到」,這句話卻也成了兩人命運的關鍵轉折:一個在監獄服刑,一個長期流亡海外。貝嶺曾經流亡美國、德國、台灣等地,他在德國居住多年,與歐洲的文學圈、出版業還有流亡作家的社群有許多深刻的連結,他也切身感受到在歐洲的出版社,是如何受到中國投資的影響。A co
馬鐵木(Temur Umarov)來自人口3,400萬的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是歐洲安全合作組織學院(OSCE Academy) 的研究員。他在蘇聯解體後5年出生,17歲時到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唸區域研究(Regional Studies) ,也曾住中國北京修讀碩士。他專攻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目前也是卡內基政策中心(CEIP Politika)的研究員。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政府將他們的研究中心關閉,他被迫離開俄羅斯,目前在烏茲別克、土耳其、歐洲等地持續他的工作。A conversation
蔣不生於1993年,天安們事件後兩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他在2019年,因國內政治局勢更加緊縮,「潤」出中國,到法國巴黎念藝術。在法國,他為中國駐法大使館的鐵門做核酸檢測,在六四紀念日,在大使館外以磚築牆,在中共二十大,於巴黎街頭上演習近平黃袍加身情境劇。「每個人、每個職業,都參與對這個社會的塑造,然後每個人都在把這個社會變成一個或許完美、但或許看起來,現在明顯是不完美的,這樣一個藝術品。」這是蔣不,對於德國藝術家博伊斯(Joseph Beuys) 的「社會雕塑」觀念的詮釋。他是如
詩麗娜博士 (Justyna Szczudlik) 是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亞太計畫主任。1995年她第一次到中國,之後陸續到中國讀書、工作、學中文。也曾在波蘭駐中的領事館實習。2013年曾到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訪問。他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 – 波蘭關係,以及波蘭 – 台灣關係。中國是波蘭第二大的進口國,僅次於德國。波蘭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和新絲綢之路的夥伴。但波蘭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成員國,和美國關係緊密,在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波蘭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更加被看重
鄺頌晴是在德國漢堡大學專攻數位人權的香港人。她從15歲開始投入街頭抗爭,並成立「鍵盤戰線」,關注國家政權如何監控網上資訊。2019年,反送中運動爆發,頌晴人在德國,持續為香港在國際上發聲,也注定了她暫時回不了家鄉的命運。她將戰場轉向歐洲,透過自身經歷,和歐洲人分享何謂「中國式的數位監控」,以及監控的觸角,如何深及到如德國的民主國家。中國於2021年,連續第六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頌晴帶我們了解,德國如何試圖在與中國打交道,與保護自身人民數位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但她在德國生活時,身
切倫科娃(Una Aleksandra Bērziņa-Čerenkova) 是拉脫維亞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她聊波羅的海三小國如何看中國;在中國對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採取經濟與外交制裁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人民的反應;在經歷俄烏戰爭之後,三小國和中國的關係又有哪些微妙的變化?Dr. Una Aleksandra Bērziņa-Čerenkova is a political scientist and head of the China Studies Cent
簡中人(匿名)是一位居住英國的中國人,平時參與反中共極權示威遊行。身為八九學運抗爭學生的下一代,她談及從小父親教她和學校政治課截然不同的「真相」,卻又不希望她走上抗爭的艱辛路。但她沒有聽從。出國唸書後,她見識了自由民主的公民社會如何運作,也跟著香港人、新疆人、烏克蘭人一起上街示威,曾被網民肉搜或遭言語攻擊,甚至差點在英國街頭與反對香港示威的「小粉紅」起衝突。A conversation on Wolf Warrior Diplomacy and its effects on Chin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薛健吾教授,從2013年,中國「一帶一路」開始那一年,研究此計畫在世界各國的影響。他談及如何從中國對各國的投資額度、債務狀況到民主惡化等指標來分析,也向我們解釋歐洲如何透過相對熟悉的俄羅斯,來了解中國。A conversation on China’s Belt & Road Initiative (BRI) with Dr. Chienwu (Alex) Hsueh, associate professor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
「戰爭是非常噁心的、非常可怕的東西。」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烏克蘭人狄馬(Dmytro Burtsev)2022年五月來到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後,精通中文的他,回顧在中國北京和武漢六年裡,學中文、修讀國際關係的經驗,並談及在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後,他如何看待中國政府對這場戰事的敘事與言論審查。他曾經嚮往在中國長居工作,也有許多中國的朋友。但戰爭爆發後,那些朋友們不願意聽他解釋烏克蘭真實的情況,說他講得是錯的,是假的。「我對中國...感到非常失望。」A
《來自五星的你》第二季即將開播!為了來為第二季做暖身,我們先來回顧去年第一季的內容。2022年1月25日,鬼島之音與台北市的左轉有書共同舉辦一個講座,聊聊《來自五星的你》第一季的製作過程,並分析碰到的困難。今天的音檔就是當天的錄音精華版。活動:從「說議題」式 Podcast 談起 - 鬼島之音《來自五星的你》如何操作?主持: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與談:製作人 Emily 、主持人歪評妹 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自從第一季結束後,世界有巨大的轉變:中國共產黨的總書
本季節目的最後一集邀請了第二代流亡藏人,同時也是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的現任理事長札西慈仁 (Tashi Tsering),回顧西藏與他的家族歷史,並分享他流亡海外及推動西藏獨立、民主自由及人權運動的歷程。究竟四散各地的二代、三代流亡藏人,是如何找尋認同,甚至更加堅定「回家」的信念?「這輩子我出生一個西藏人,不是我選擇的,這是我的業、我的因果,所以當然有西藏人的責任。無論最後西藏有沒有獨立,我這輩子都要好好做西藏獨立運動。」1950 年 10 月,中共派遣解放軍入侵西藏,並在隔年與西藏政府
提到中國,你想到的是「極具威脅的極權國家」,還是「資源豐沛的經濟大國」?本集邀請了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專研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近 30 年的吳介民教授,從歷史的角度回顧現代中國一路以來的演變,並分享他如何看待當今的中國議題與國際局勢。自習近平上任中國國家主席後,中國境內的政治及公民社會環境就不斷收緊,近幾年更是不顧國際社會批評與制裁的壓力,大動作「整治」原本相對自由的香港。究竟從毛澤東發起的反右運動及文化大革命、鄧小平主導的撥亂反正與改革開放,到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企圖獨攬
1989 年 4 月中旬,在中國的經濟政策改革開放近十年後,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集結了大批的學生示威抗議,要求中國政府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抗議活動延燒至全國各地,直到同年 6 月 4 日清晨,中國政府派出解放軍及武裝警察到天安門強力「清場」,成了現在眾所周知的「六四事件」、「天安門事件」,或稱「八九學運」。「我們在八九年的時候,可是沒有想過要犧牲任何生命,大概會關多少年這個應該幾乎是必然的,這個代價我們還願意、我們還付得起。但是結果和我們的當時自己在廣場上的預料完全不一樣。本集邀請了當年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統計,2010 年香港的新聞自由度在 180 個國家及地區中排第 34 名,比台灣的 48 名還高,然而短短十年之後,香港的新聞自由已經掉到第 80 名,這對第一線的採訪記者來說,是什麼樣的轉變?本集邀請了來自香港、匿名「阿貓」的新聞工作者,談他對這幾年香港新聞業運作的觀察,以及反送中運動後,香港人對當前社會的焦慮與無奈。2020 年 6 月底,香港國安法正式上路後,不只嚴重打擊當地政治界的民主派政黨及議員,新聞界的《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自由派媒
2015 年 10 月,以出版中國政治禁書聞名的香港銅鑼灣書店,陸續傳出股東及員工失蹤,包括桂民海、呂波、張志平、李波及林榮基分別遭拘捕、囚禁,甚至被迫公開認罪,該事件不僅引發數千名香港人不滿而上街抗議,國際各界也高度關注。本集邀請了銅鑼灣事件中遭中國政府關押將近八個月的書店店長林榮基,回顧他當年短暫被「有條件釋放」回香港時,選擇召開記者會揭發被軟禁的經過,同時也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分析習近平上台後的中國人權問題,以及港版國安法通過後,香港人所面臨的現況。「最重要是每一個香港人他自己,
馬來西亞的華人如何看中國?本集將觀點轉到東南亞,邀請馬來西亞默迪卡民調中心 (Merdeka Center for Opinion Research) 研究經理陳承傑,談他對中馬政治及馬來西亞華人社群對中國態度的長期觀察,從政治、經濟及年齡層等不同角度分析大馬華人對中國政府的看法。華裔公民是馬來西亞人口中的第二大族群,佔總人口的 23%,僅次於馬來族 (Malays),但馬來西亞政府長期獨厚馬來族的政策,導致國內的華人在政治與經濟決策上長久以來居於劣勢,使得不少人因此對中國抱持著「中
到中國投資是一門好生意嗎?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中國做生意,真的能「共同富裕」嗎?本集邀請在中國經營台商諮詢公司、同時也是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的游智彬,談他為何選擇到中國發展事業、台商如何面對中國市場的經濟轉型,以及對海峽兩岸經濟與政治現況的看法。1990 年台灣政府開放民間企業到中國投資,而中國低廉且密集的勞力成功吸引了不少以製造業為主的台商前往設廠,成了台商「西進」的元年,到了 2010 年,台商赴中投資的比例更是達到巔峰。然而隨著中國國內推動經濟轉型及產業在地化,導致
藝術家巴丟草因自身受政治迫害的家庭經歷,選擇到澳洲發展他的藝術生涯。本集他將分享為何最初選擇以「木刻版畫」創作諷刺中國政府、聲援香港、台灣、新疆及西藏的作品,最後不僅在澳洲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連在中國的親友與家人都遭公安一一審問,但他沒有因此放棄或噤聲,反而選擇在六四事件 30 週年當天首次公開露面。「我覺得如果我不坦誠地對待自己的藝術,甚至不再做藝術的話,我作為一個個體,我就消亡了,那我還能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繼續生活下去?」2018 年末,巴丟草原本預計在香港首次舉辦個展「共歌」,卻
在中國做藝術有多大的發揮空間?為了自己的創作理念,藝術家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本集邀請了出生於上海、自我流亡 (self-exile) 到澳洲的中國藝術家巴丟草,談他為何選擇放棄前途一片看好的國內法律學位,義無反顧地前往澳洲,展開他的人權藝術生涯。「我的家庭歷史給我對於中國的歷史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或者說是沈痛的理解。」1957 年,中國掀起了一股由毛澤東主導的「反右運動」,許多民主派人士、知識分子及藝術家遭批鬥與迫害,不少人遭判刑關押、下放勞改,甚至處決。全國總計約 317 萬人被打
在中國做社會運動會遭遇什麼樣的困境?社運人士又如何在壓抑的大環境下為自己堅持的理念奮鬥?本集邀請了過去專攻性別研究、曾在中國社運組織「女權之聲」工作七年的 Ada,分享她從草創期加入,並透過線上社群與線下活動獲得廣大關注,到最後不僅社群帳號遭無預警永久刪除,連公安都親自上門警告的經驗與心路歷程。「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因為做女權運動而被抓。」2012 至 2013 年,中國國內的公民活動空間開始不斷被壓縮,從人權、民主、勞權到女權,各種不同類型的公民組織如骨牌般一一倒下,2015 年三八
「牆內」的世界究竟如何運作?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又是如何一邊恪守國內政府的審查機制,一邊極力將產品行銷海外?本集邀請了在上海騰訊工作、曾參與拓展海外抖音市場的 Peter,聊聊他在中國工作的現況,以及對網路審查及個資隱私的看法。中國的網際網路自 1994 年開始迅速發展,從個人的通訊軟體、支付工具,到企業的影視娛樂、零售電商等完全整合串連,形成四通八達的「互聯網」,卻也帶來資安疑慮、侵犯隱私等風險。而在政府的嚴格管控下,更是築起了一道無形的高牆,隔絕中國與海外的網路連結。➖《來自五星的
本集邀請了父母分別來自中國及台灣的 Hilary,談及她從小在中國受教育,曾經夢想成為揭開社會黑暗面的記者,一直到出國求學與工作後,不僅發現過去所學與現實有極大落差外,也見識了中國媒體業那條隱形卻無所不在的紅線,甚至因為自己「一半」的台灣人身分而受到打壓,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自 2013 年習近平接任中共國家主席後,中國國內的言論自由就不斷緊縮,相互舉報、自我審查及微博上被「炸號」等狀況層出不窮,當思想控制的利爪深入學校教育、網路社群與新聞媒體,當個人認同與社會輿論都被操控,誰來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