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MONEY TALK

MONEY TALK

MONEY TALK

A weekly Busines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MONEY TALK

MONEY TALK

MONEY TALK

Episodes
MONEY TALK

MONEY TALK

MONEY TALK

A weekly Busines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MONEY TALK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我們都知道自己不該活在同溫層、只聽一種意見,那要怎麼改變自己?很簡單,訪問一位立場完全不同的人!這一集,就讓我們來聽聽存股達人「大俠武林0050」怎麼說!這是他第一次接受PODCAST採訪!我實話說,他本人帥度不輸玄彬啊!大俠武林年紀輕輕,卻已經累積500張兆豐金持股,而且他號稱只進不出,未來股息收入勢必更可觀;如果近一年你有閱讀各大財經媒體,可能讀過他分析兆豐金的文章。但原來他是經過幾次波段交易,自以為抓到高點賣掉台積電後,眼睜睜看著它繼續飆漲,領悟到長期投資的威力,才決定改變投
還能存股嗎?我OK,你先存!2020年台股一路飆到1萬4千多點,很多定存股卻原地不動、有的甚至倒退;台灣高鐵就是最佳例子:19年底股價38.4,20年底股價31.7,而且還傳出被日商軟性綁標、接下來要買50億一列的天價列車!怎麼辦!?(股東孟克吶喊)台灣高鐵經過好幾年痛苦改革,IPO之後也一度被視為定存熱門標的,所以這一集,我提出三點觀察:1.高鐵天價採購,再次突顯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沒什麼好解釋。2.高鐵以後再也不會倒,這沒錯,但它也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公用事業那樣高配息,為什麼?2
結束2020年之前,我想謝謝我自己,在連續三十多年懶惰、拖延、沒自信的想法重重阻攔之下,這一年,播出前每次都還是提起精神,認真在電腦前安排下周製播的節目流程,一做就是60集。當然,更要謝謝願意撥空來到節目的每位來賓,以及聽到節目的每個朋友,你們的分享讓我得到寶貴收穫,留言我也是每則都看了好幾次。沒有你們,便沒有MONEY TALK。選在年終,我希望跟大家分享最近讀的好書:「80%的家事都不用做」。你一定覺得作者豪洨,怎麼可能,80%的事情擺著不做,好啊,誰來做?這就是問題所在!作
iPhone問世即將邁向15年,或許有些久遠了,以至於我們都忘記,當賈伯斯秀出手上那台機器以前,人類對於「觸控螢幕」這玩意兒的理解,本來還停留在提款機那種單點按鍵式、如今看來笨拙卻十分簡單的操作界面。是誰發現觸控螢幕的迷人之處?賈伯斯,當然,他是負責上台,光鮮亮麗發表演說的那個人,台下,還有一個我們經常忽略的名字:江朝瑞,TPK(宸鴻科技)創辦人。如果不是江朝瑞率先量產多點觸控螢幕,蘋果想用行動裝置改變世界,尚不知要何年何月?有趣的是,江朝瑞親口對我說,當年開發出獨步全球的技術以後
如果手上有200張台積電,買價220賣價495,請問你賺多少錢?這是日前我去吃飯,坐在快餐店櫃台前聽到的對話。聽到時除了羨慕老闆娘財富自由了,也有些警惕,畢竟這可能是擦鞋童都在談股票的訊號!我們都知道台股幾乎每天、每周、每月都在創新高,但也有不少人一路停損、甚至畢業出場,到底怎麼回事?因為這件事,讓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金錢,我們最常掉入哪三大心態陷阱?(我也滿想問敏迪的信邦是打算要撐到何時...)追蹤帳號:IG搜尋「ourmoneytalk」留言按讚:Apple Podcast
老周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只喝黑咖啡,赫曼咖啡創辦人王進忠趕到時,他先不急著進錄音室,反而現場為我們沖泡一杯,果然滿室生香。說到咖啡,自然必須聊咖啡店,但凡即將畢業的學生,小資或文青,對前景茫茫時多少曾撂下一句:「大不了我去開咖啡店嘛!」但咖啡店真能有實質獲利入袋嗎?這些問題,你可不能開了店才想搞懂!年幼喪父的王進忠,從小在家幫忙修機車,他因為天生舌頭缺陷不擅長說話,後來決定從業務工作翻身,幾經輾轉又投身咖啡事業。現在他雖然只有2家店面,但年營業額達數千萬元以上,他也是勞動部及退輔會
2019年12月9日,MONEY TALK第一集上線,我邀請風傳媒國際組記者王穎芝,來分享沙烏地阿拉伯王儲MBS大膽的願景2030計畫。當時憑著嘗試精神,我買了一隻雪球麥克風,並不知道自己能支撐多久,也沒打算想清楚這問題,便開始了發表PODCAST之路。幸好經過一年,我還在,真是辛苦我了。這一年發生很多事,看似匆匆卻又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一起見證了PODCAST節目在台灣全面噴出,也承受疫情的沈重打擊,想趁這集節目,和收聽了3萬多次節目的大家,分享我獨力製作PODCAST一年、製播近
雖然自我介紹寫著「在香港獲得10座財經新聞獎」,但令我最有成就感的,除了得獎,還有另一件事喔!那就是我用工作訓練出來的邏輯,幫受訪者找到失散30年的舅舅。「不論老人家還在不在,一定給你個回覆」,記得我是這樣回答對方的。然而舊地址如今已改建為電梯國宅,無從比對起,只能大海撈針了;於是我依照老人家可能的去處,把國宅現址、醫院、靈骨塔、老人安養中心的資料建檔,然後抽空打電話詢問。過程確實顛簸,那時我四處被當成詐騙,好像可以理解,原來台灣人這麼容易接到詐騙電話啊!正當快要放棄、準備向對方
不說你可能沒發現,2020年以來台積電股價含息最多上漲56.4%,大立光卻是下跌29.4%,兩者報酬率相差甚遠。除了疫情,這當然是因為大客戶華為的訂單蒸發導致,然而前一年,大立光經營者林耀英家族,已經準備好了。這話怎說?資料顯示,公司縮減董事席次,原本「四大家族」以自然人身分共治,演變成兩位創辦人林耀英與陳世卿進駐董事會,而且林家父子三人將原本手上的股權轉讓給一家閉鎖型公司,從而牢牢掌握大立光經營權。---追蹤帳號:IG搜尋「ourmoneytalk」留言按讚:Apple P
全球股市這樣漲,連台積電都要挑戰500了,螞蟻集團缺席,真的豪~可~惜呀!那些香檳買好、飯店包廂定好的iBanker,這年可怎麼過呀?一舉拿下全球股市集資最高、港股散戶參與人數最多、凍結資金最高「三冠王」的螞蟻集團,掛牌失利,已經很多人探討過幕前幕後各種可能因素。所以這集,老周想用不同的角度聊聊,螞蟻集團選在這時候上市,意義究竟為何?提前在文字破個梗,我認為,從馬雲多年來判斷資金潮極為精準的眼光看來,全球股市見波段高位的可能性不小。馬雲有多會抓高點,聽了才知道。更何況,巨型IPO從
你上一次看雜誌,是什麼時候?如果大學畢業2年就想到創業點子,你敢「撩下去」嗎?陳頤華出社會不久,和朋友創辦了以在地視角觀察日本文化的「秋刀魚」雜誌,這本雜誌隨後連續獲頒2屆金鼎獎雜誌類出版獎,陳頤華本人也抱回一座最佳主編獎。但「創業的前3年,我們幾乎每天、一直都在為錢煩惱,講白了,就是發不出錢來,各家廠商打電話來催繳費用...」陳頤華苦笑。雜誌是最感性的商品之一,但辦了公司,感性也得符合商業規則才能生存。陳頤華在困境中發現,創業最初懷抱的種種理想,其實是緊緊束縛事業方向的元兇:例如
流感疫苗,你打了沒?如果還沒有,是不敢、不想排隊或覺得不需要?在新冠肺炎疫苗問世前,即使防疫有成如台灣,民眾對流感疫苗的需求,顯然遠比往年熱切;因此當10月初一開放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前幾天的盛況,讓疫苗數量頓時顯得不足,只能暫停50至64歲健康民眾施打。果不其然,政府緊急應變舉措,又引來巨大批評,有名嘴指政府「豬腦袋」,當初招標時,採購數量多一些不就好了?為什麼流感疫苗想臨時「加價購」,也買不到?施打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的經費,竟然是一筆你想不到的錢?關於流感疫苗,老周整理了幾件
老外說台灣,必然提及「美食」兩個字。美味來自廚藝與食材,食材有賴台灣農業,但你知道嗎?台灣農業種植技術盡管獨步全球,但在後段的行銷、物流、配送等高度資產密集的階段,卻經常不敵國際化企業的競爭。這一集,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蔡佳珊從無添加的花生醬起頭,聊聊上下游獨特的「市集部+編輯部」經營模式,分享小而美的組織,如何精耕細作、慎選主要領域不斷挖掘,找出有實力一拼新聞獎的題目,另一方面,市集部也密切與本地農人合作,推出比進口更新鮮的食品,抓住讀者的眼球與胃。當然,兩個部門必須是全然分開的,
發表本集節目之前,受訪的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蔡佳珊剛剛以「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上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入圍2020年卓越新聞獎最佳調查報導獎,在此順道恭喜她!(我選來賓是不是很準?)佳珊告訴我們,這題是他自認入行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製作,團隊花了數月時間,實地到訪200座現場,發現中南部在推廣綠能發電上,意外讓農地、農民成了不公平競爭下的犧牲者,他們的痛苦與煩惱,和綠能發電本來正向的面貌,對比強烈。「而且這200個現場,只是全台各地亂象的一小部分」,佳珊的語氣聽來有一絲無奈,又是個不討
非傳播科系出身,主修國際關係的風傳媒國際中心副主任簡恒宇自認,在工作上,判讀國際動態他就是比其他人更快速掌握現況,能了解「現在演到那一幕了」?因為政治制度與歷史紛爭等需要時間研究的基本材料,他早已了然於胸。另一方面,他也和老周想法相信,就是出差採訪絕對只有很累和爆炸累兩種行程,認為記者出門就是爽,完全錯誤,記者的行程根本超血汗超過勞的呀!再一次謝謝你收聽最新一集MONEY TALK,如果你喜歡老周與來賓的對話,讓你感到有收穫、新奇或者想繼續追,趕快到APPLE PODCAST按5
「沒有好的國際新聞」是許多人抨擊時下媒體的用語。然而從端傳媒、轉角國際、換日線,到近似媒體的KOL:IEO國際財經觀察、Miula、王伯達,無一不是靠廣為分析國際大事、龍頭企業闖出名號的,顯見優質內容不斷產出,只是你沒發現而已。當然我相信我的聽眾都滿有水準,對上述這些平台應該是耳熟能詳才對。這集我與風傳媒國際中心副主任簡恒宇對談,我們聊到了國際新聞記者的能耐極限,他負責國際與外交新聞,在組織裡兼具編譯、記者角色;恒宇提到一件有趣的事,在訪問駐台使節過程中,他察覺並非每一位大使都願意
《端傳媒》給人的印象就是長文,在這時代,此印象可能更像是個恭維。然而,為何要逆著潮流、安排如此長篇大論呢?欣潔說,兩岸、中港,甚至是新馬都難以對彼此的新聞事件有完整認識,為讓讀者更易掌握在不同社會發生的事件,除了選題不能過於在地化,還要敘明事件基本經過與脈絡,大致說清楚,因而難逃數千字規模。何欣潔不只自詡「走出天龍國,採訪功力一樣強」,他的足跡更從西非的茅利塔尼亞,到太平洋上的帛琉,遠洋漁業、檳榔種植問題乃至於韓國瑜的發跡地都是他的代表作,想了解在青年讀者間好評不斷、近年也頻頻獲得
端傳媒台灣組主編何欣潔與老周相識已久,他在台灣政治、農漁業的耕耘厚度,我向來肯定,端傳媒也是我關注、欣賞的媒體品牌,因此記者這個主題,特地邀欣潔為大家分享。原來,欣潔是因為參與樂生療養院舊院區保留行動(樂生青年聯盟)入行,一做十年。他自詡「離開台北天龍國,我的採訪力還是一樣強」,累積對問題足夠的觀察深度、厚度,還有賦予題目獨特角度的嗅覺,讓他以一篇韓國瑜當選後立即推出的長篇分析,換得數百位讀者掏錢支持訂閱。對於許多滿腔熱血投入記者工作的年輕人,何欣潔也有提醒:「如果你一上來就想華
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設定主題在談錢,或許我和欽華兩人整集會一直聊「168飲食法」...在這次對談裡,科技島讀的周欽華建議所有自媒體創作者,無論你端出什麼形式,都要持續產出又新又好的內容。像他自己當然也有時候會氣餒,但歷經整整八年經營,他終究吸引到一群相信科技島讀品牌的忠誠用戶。「持之以恆本身就是一種策略」,這句話也送給所有朋友!在此向聽眾朋友們道歉,因技術問題,科技島讀的第二集延遲一周播出,我是老周,謝謝你收聽這集MONEY TALK,願意花時間了解我們企劃和訪談的成果。這是海咪主持
做節目真的很累,想主題,敲時間,找場地,卯起來剪接、寫文案...說不完的事情,對了,還要拼社群互動!你說忙不忙?但科技島讀(周欽華)在本集提到,音效是個十分重要的指標,畢竟現在的PODCAST聽眾選擇暴增,如果雜音不斷、甚至能聽到施工或救護車聲(抱歉,我們最初前幾集就有...)讓人帶有「粗製濫造」印象,大概很難聽完,更別說訂閱或是給五顆星了!這,也是我立即決定租下專業錄音室的主因。正在做節目或想入坑的你,別忘記這一點!我是老周,真的很感謝你收聽這集MONEY TALK,願意花時間
這一集,馬力歐與我們分享創立關鍵評論網7年多來的種種轉折,包括發展內容路線、為何持續對外購併不同類型媒體,隨著公司確立路線,關鍵評論網(以及他個人主持的節目),又該如何顧及新加入市場的用戶?作為同行,盡管工作內容不盡相同,我自己其實很喜歡與馬力歐對話的過程,也推薦你來聽聽!真的很感謝你收聽這集MONEY TALK,願意花時間了解我們企劃和訪談的成果。如果你還算喜歡,趕快到APPLE PODCAST給我們按下5顆星鼓勵,並且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記得到IG追蹤:storm_money
老周我最初聽的Podcast,其實就是從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開始,就連思考準備方向前,也特地厚著臉皮登門拜訪,所以企劃「Podcaster大四喜」時,當然不會錯過邀請他本人來錄一集!節目中,馬力歐談到了各種節目型態的比較,同樣是蔡康永主持的訪談節目,如何做出差異化?Podcast裡頭,節目長度為何不是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一直做下去,產出的東西要一直改變、要進步」,這句話,我也希望送給每個正在嘗試自媒體之路的朋友。也送給我自己,做節目這坑有夠累,但我還是走著。真的很感謝你收聽這集M
這一集敏迪和我們聊到更多關於錢與收入,許多朋友製作Podcast必然聯想到的業配問題,該怎麼定價?該不該接這筆邀約?敏迪都有她的獨到見解。而且就算聽過敏迪聊財經,你八成不知道敏迪買什麼股票,重點是還大賺幾倍!還不快刷起來!感謝你收聽這一集MONEY TALK節目,這是一個從錢出發,與來賓對談人生與工作經驗的節目,如果你喜歡,趕快到APPLE PODCAST給我們5顆星,記得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記得到IG追蹤:storm_moneytalk,隨時不漏接我們的最新動態!
「世界地圖只能讓你看到邊界,你看不到衝突、民族或資源,如果我們能用虛擬、有形的方式,讓人們見到地圖時更有感覺,當然可以讓人對國際新聞更容易上手!」節目全長控制在30分鐘上下的MONEY TALK,這集邀請到本月第二位重量級來賓-敏迪,來分享節目全長120分鐘,都是怎麼經營的?敏迪說,文字是他的根本,文字與聲音各鎖定不同用戶,這樣的嘗試他肯定會繼續下去;但此後,敏迪也透露自己準備為事業嘗試的新計畫,聽來很有意思,我們在此不破梗,有趣的情節你得聽了才知道!我們認真製作的成果,感謝你收
其實股癌拒絕我兩次,已讀不回,未讀不回。本來打算放棄,還是厚著臉皮再開口,想不到這次一直很忙(業配這麼多,應該不是裝的)的他竟然答應了!?好吧,never give up.這一集中,股癌和老周暢談選股與投資邏輯,講到實力足夠進階的朋友其實不必來聽節目,又談到投資ETF其實不必再上課程研究,股癌自己怎麼操作?更多精彩對談,歡迎收聽全集內容。感謝你收聽這集節目,如果你喜歡,趕快到APPLE PODCAST給5顆星鼓勵,並且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記得到IG追蹤:storm_moneyt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