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A weekly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al Journal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Episodes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SEED社创漫谈

A weekly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al Journal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Best Episodes of SEED社创漫谈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可是海洋却面临着它的困境,据统计,当前仅塑料污染一项就造成每年1亿只海洋动物的死亡,每天会有200万吨污水和其他废水排入世界各个水域,还有一半以上的海岸栖息地正在退化……在一部珊瑚保育纪律片《寻找珊瑚海》中,我们看到了海底“热带雨林”的消亡,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已经失去了近50%的珊瑚,如果持续发展下去,这份不幸将会变成毁灭。本期【SEED社创漫谈】我们特地请来两位在海洋保护和海滨保护领域扎根的嘉宾,一位是在一路机缘巧合下开始进入野生动
【写在前面】1月21日,SEED Open Day 在上海顺利举行。这个骤然降温的冬日,100余位在当下仍在行动、或想要行动的社创圈小伙伴们齐聚一堂,彼此聆听、看见、结识、交流。下午的【行业沙龙】环节,5位来自社会创业领域投资或支持机构的嘉宾,围坐对谈了关于「早期社会创业 & 创业者」的各自观察和看法。见过那么多社创人和社创项目,ta们围绕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直接且真诚地进行了表达与探讨: -各自机构在早期社创支持中的不同定位、理念与支持方式;-认为具备什么品质或能力项的社会创业者是
上海世博馆的美国馆里播放过一支短片,高楼环绕的城市中间,有一块小小的空地,某天,一个女孩抱着花盆走近,种下一簇红花。藏在报纸后的大人们探出头,疑惑地观望。后来,两个,三个,越来越多人拿着心仪的植物和工具,铲土、播种,即便一场大雨将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却有更多的人聚拢而来,一点点将空地变成了社区居民心中理想的花园。如果要用一个“专业词汇”描述上面这个过程,那就是“社区营造”。本期【SEED社创漫谈】我们请来两位社区营造的从业者,他们有建筑和城市规划背景,但在建筑和空间之外,更关注到空间
当代社会中,明星代言广告已变得司空见惯。在地铁站等广告位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明星代言的公益广告。甚至在热搜中,像Angelababy、姚晨等明星代言公益广告的消息也时常冲上热门。但是,对于付不起高额费用的公益机构来说,如何说服明星参与和代言呢?明星们都是用爱发电吗?而ta们的参与又会对公益项目产生何种影响?在本期【SEED社创漫谈】中,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嘉宾,他擅长帮助明星和公益机构找到合作的共同点。在对话中,我们将展示明星和公益机构之间成功互动的案例,并探讨近年来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明
“只要我还能坚持,我绝不放弃他/她。”这是许多照顾者在饱受煎熬是告慰自己的一句话。但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病患的拒绝就医、或是漫长的治疗过程、反复发作的病情,以及尚未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和尚在发展的精神健康疗法,“坚持”往往会变成一个无望又无力的苍白承诺。精神障碍照顾者(精神障碍者的照顾者)是个巨大的群体,他/她们可能是罹患精神疾病的人的家属,但也可能是陪伴其身边的朋友或邻里。在精神障碍的亲历者由疾病走向复元的过程中,他/她们的照顾者陪伴在其身边,承担着照顾与陪伴的责任,但也承担着由照顾与
从象牙塔到社会,当今的毕业生面临着日渐严峻的就业市场,很多人依旧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无所适从。本期【SEED社创漫谈】我们请到了两位SEED的伙伴,他们深耕生涯规划领域多年,为大量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的国内外年轻人提供生涯规划和咨询。在此次对话中我们尝试给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青年人一些思考的契机:什么是一个好的工作?我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探索、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我应该频繁转换职业方向吗?在工资高、平台好、热爱中间应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借助生涯规划有策略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资
在减少碳排、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政策倡导,以及品牌营销和媒体传播的推动下,“可持续”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罗大众的视野中,却始终蒙着一层模糊的面纱。普通人的感知,可能是被博主种草的“可持续”“高科技”商品,可能是用自带杯买咖啡的优惠,也可能只是发现可回收垃圾点越来越多了。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请到了两位SEED的伙伴,他们都在进行"可持续生活和消费"的倡导,在对话中我们尝试打破关于"可持续"的各种迷思:可持续商品都很贵吗?除了环保,可持续还关乎哪些层面?可持续主义反对消费吗?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孩子本该得到陪伴、关注和爱护,然而,许多孩子并没有这样的幸运。青少年自杀身亡的案例屡见不鲜,校园霸凌、监护人的暴力等等,都在导致着悲剧的不断发生。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可以庆幸的是,有许多社会公众和儿童保护工作者,他们在持续发声,在积极的推动着儿童保护体系的完善。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请到了两位SEED的伙伴,他们分别在中国和美国长期从事儿童保护相关工作。两位嘉宾将分享他们从事儿童保护工作的契机,探讨中美不同文化逻辑下的儿童
当一些人在讨论996、倦怠、提早退休时,有另一群人,背起电脑开启了边工作、边旅游的生活,掌握了生活、目的地的自主权,看世界和创收两不误。后疫情时代,你也许想象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曾思考过工作和地点的关系。在被称为数字游民圣经的《每周工作4小时》(《The 4-hour Workweek)一书中,作者描述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New Rich”。Ta们不仅仅拥有“足够花”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有足够花的“可自由支配时间”。那么,数字游民的真实状态是怎样呢?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数字游民没
当我们提到“公益人”这个概念时,更多的联系可能还是“志愿者”、“做好事的人”、“是挺好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随着基金会在过去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99公益日活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捐赠、参与和解决公共事务与社会问题。但你的身边有全职做公益的朋友吗?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请到了两位全职公益人。他们所在的机构差异很大,一位任职于4A级基金会,另一位则自己创立了一家草根机构;他们和SEED颇有渊源,之前分别是SEED早期执行团队成员和SEED Fellow。希望通过本期节目
今天这期节目是2022 RE·NEW公益社创人大会《与项飙一起聊:公益人的苦恼》线上活动的部分现场录音剪辑版。活动/节目里,多位公益人与项飙老师直接进行了对话,以自己日常面临的具体苦恼而延伸开去,话题包括:投身公益与个人生命选择;“附近”、“撤退”和工作空间、人类学vs公益vs对话的价值等。这次对话里并没有终极答案,只有聆听、理解和思考,不论对于公益行业伙伴还是非公益领域的大家,在我们对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一些忧虑或怀疑的时候,或许都很适合打开它来听一听。正如项飙老师在活动最后
2022「RE·NEW - 我们」公益社创人大会第三期主题单元「对话&公共生活」第二场活动继续在线上展开深度对谈,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在传播领域颇有心得的从业人聊聊天,他们都曾亲身参与或关心公益领域的话题。一位是在社会创新内容生产和推动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BottleDream的创始人-阿菜,一位是长期占据播客排行榜前列、同时也长期关注&探讨公共事件的头部播客『不合时宜』的主播-孟常。我们来一起从年轻人、从传播为起点说开去,聊一聊公益与公共性的外延,那或许也走向了我们的初心。面对流量
人们常说,公益项目大部分情况都偏向关注社会价值,而不太关注商业回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些“想做好事”的企业,或者“想做好人”的老板,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产生商业回报吗?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MSC咨询的创始人谭亚幸,和硅谷数据科学家王溯一起聊聊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和可持续发展。两位嘉宾在节目中分享了他们所了解到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嘉宾谭亚幸从他的工作经验出发,带我们剖析了企业如何在社会问题
你第一次听见“人类学”是什么时候?2020年,项飙出版谈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引起一轮热议。我们此次邀请的两位嘉宾都有着特殊的身份:她们既是人类学学者,也是在公益和社会创新领域探索多年的实践者。她们说:“人人都是朴素的人类学家。”那么什么是人类学呢?为什么她们认为公益需要人类学的视角?她们自己又是如何在实践、田野和学理之间穿梭的呢?陈颖雷曾在四川凉山参与一项彝族村落建筑保护项目,她和团队思考了如何平衡改善居住环境和村落保护的关系,如何帮助彝族居民保留家的感觉,比如土墙
对肯尼亚的初印象来自《走出非洲》,丹麦养尊处优的女主来肯尼亚与斑马狮子长颈鹿为伴,说着斯瓦西里语学习种植咖啡豆,救治当地的黑人小孩。这部电影展现了生命所能想象的广博,纯粹和自由。电影中描述的肯尼亚已是百年以前,而今日的肯尼亚已变成全球化的实验场,全球资本与青年才俊都聚居在这片土地。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请到了两位选择在非洲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姑娘。胡姣起初在肯尼亚做公益项目,后来选择加入一家金融创新公司。高琅一直在公益和慈善领域工作,2016年来到肯尼亚做社创项目。胡姣和高琅都曾
2017年,徐永光老师的《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在社会创新领域曾引发热议。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邀请到在新疆深耕十余年的潘盛。他从公益进入商业,却一直专注于新疆的农业发展。他将从他亲身经历的尝试和选择出发,和我们聊聊公益、社会企业和商业在农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做法与优劣。尽管初心未变,但他最终选择了商业方式,这段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位关注社会创新的青年人思考。03:45 新疆的葡萄和葡萄干是怎么运到全国各地的呢?06:17 在新疆创业的契机?10:10 消费习惯的变化和内容电商
往期节目中,我们一直讨论未来食物是什么、怎么吃、怎么做……当食品经历千辛万苦呈现到我们面前时,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回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倘若从食品设计、生产、加工到溯源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把关,然而最终餐桌上剩余的食物被直接扔进垃圾桶、填埋甚至焚烧,那么之前环节中所有的努力一定程度都付诸东流。本期播客,一起来聊一聊,在未来,浪费了的食品如何回收,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浪费等终极问题。那么,中国的食品浪费有多严重呢?食品浪费背后还蕴含着哪些经济、社会
往期节目中,我们一直讨论未来食物是什么、怎么吃、怎么做……当食品经历千辛万苦呈现到我们面前时,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回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倘若从食品设计、生产、加工到溯源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把关,然而最终餐桌上剩余的食物被直接扔进垃圾桶、填埋甚至焚烧,那么之前环节中所有的努力一定程度都付诸东流。本期播客,一起来聊一聊,在未来,浪费了的食品如何回收,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浪费等终极问题。那么,中国的食品浪费有多严重呢?食品浪费背后还蕴含着哪些经济、社会
往期节目中,我们一直讨论未来食物是什么、怎么吃、怎么做……当食品经历千辛万苦呈现到我们面前时,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回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倘若从食品设计、生产、加工到溯源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把关,然而最终餐桌上剩余的食物被直接扔进垃圾桶、填埋甚至焚烧,那么之前环节中所有的努力一定程度都付诸东流。本期播客,一起来聊一聊,在未来,浪费了的食品如何回收,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浪费等终极问题。那么,中国的食品浪费有多严重呢?食品浪费背后还蕴含着哪些经济、社会
往期节目中,我们一直讨论未来食物是什么、怎么吃、怎么做……当食品经历千辛万苦呈现到我们面前时,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回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倘若从食品设计、生产、加工到溯源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把关,然而最终餐桌上剩余的食物被直接扔进垃圾桶、填埋甚至焚烧,那么之前环节中所有的努力一定程度都付诸东流。本期播客,一起来聊一聊,在未来,浪费了的食品如何回收,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浪费等终极问题。那么,中国的食品浪费有多严重呢?食品浪费背后还蕴含着哪些经济、社会
不知道大家在逛盒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采购食品时有一个溯源二维码呢?只要用手机扫码便可以看到该食品从采购、运输、仓储和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透明的食品溯源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督食品安全的流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运用区块链技术,未来食品溯源甚至可以包括碳排放等绿色KPI。本期播客,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语言聊聊区块链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当中的运用奥秘。虽然深知食品溯源的好处,真的有消费者愿意扫码参与监督吗?食品溯源的信息准确吗?是否会有造假的溯源信息欺
不知道大家在逛盒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采购食品时有一个溯源二维码呢?只要用手机扫码便可以看到该食品从采购、运输、仓储和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透明的食品溯源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督食品安全的流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运用区块链技术,未来食品溯源甚至可以包括碳排放等绿色KPI。本期播客,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语言聊聊区块链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当中的运用奥秘。虽然深知食品溯源的好处,真的有消费者愿意扫码参与监督吗?食品溯源的信息准确吗?是否会有造假的溯源信息欺
不知道大家在逛盒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采购食品时有一个溯源二维码呢?只要用手机扫码便可以看到该食品从采购、运输、仓储和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透明的食品溯源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督食品安全的流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运用区块链技术,未来食品溯源甚至可以包括碳排放等绿色KPI。本期播客,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语言聊聊区块链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当中的运用奥秘。虽然深知食品溯源的好处,真的有消费者愿意扫码参与监督吗?食品溯源的信息准确吗?是否会有造假的溯源信息欺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不知道关注 SEED 的小伙伴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做饭上,工作繁忙的时候是否希望不用自己做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除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现代科技也在食品加工这一环节费尽心思。本期播客就来聊一聊,机器人厨师和3D打印这两个酷炫的技术是如何为食品创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机器人厨师可以做出满汉全席吗?机器人厨师做的菜有“灵魂”吗?会走近千家万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吗?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能为环境带来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不知道关注 SEED 的小伙伴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做饭上,工作繁忙的时候是否希望不用自己做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除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现代科技也在食品加工这一环节费尽心思。本期播客就来聊一聊,机器人厨师和3D打印这两个酷炫的技术是如何为食品创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机器人厨师可以做出满汉全席吗?机器人厨师做的菜有“灵魂”吗?会走近千家万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吗?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能为环境带来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