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广州李沛聪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An Education, History and Art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广州李沛聪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Episodes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广州李沛聪

粤语有段古 | 俚语背后的故事

An Education, History and Art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粤语有段古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在粤语里面,往往用牛来形容一个人固执,例如“牛颈”、“死牛一边颈”等等,可见牛的脖子很硬,硬拉是很难拉得动的。正因为这个特点,粤语就用“牛唔饮水唔揿得牛头低”,来形容人或事情没办法勉强的意思。而相对地,这句话也产生了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牛喝水,就表示它是自愿的,于是粤语里面也常常用“牛唔饮水,点揿得牛头低”,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其实是自愿的,并非受到逼迫,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
粤语里面有句俗语,叫做“人一世物一世”,通常是用来表达人生苦短,要敢于尝试或者及时行乐的意思。例如遇到没吃过的美食,就可以说:“人一世物一世,几大都要试下啦!”对于这句俗语的解读,有说法认为是将人的一辈子与物件的一辈子来做对比,说明人与物件不同,人是有感情有感觉的,不应该像物件那样毫无感知地度过一生,所以遇到新鲜事物要敢于尝试,有机会享受人生的时候就尽量及时行乐。而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是人不应该贪恋物质,而应该有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所以要“人一世”,不要“物一世”。无论
係粵語裡面,形容惹出麻煩、事情出了大問題,有個習慣說法叫做「搞出個大頭佛」。例如話:「我本來都係幫手嗻,點知搞出個大頭佛添!」據講這個詞出自嶺南傳統活動舞獅。大家睇過舞獅應該都知道,通常係獅子嘅前面,會有一個人戴著個大頭佛嘅頭套,舞著把大葵扇係前面引路,同獅子互動,引導獅子做唔同嘅動作;而大頭佛後面就會跟著一隻或者若干隻獅子,還有其他儀仗,整個場面熱鬧非凡。所以後來,大家就從“大頭佛會引出一大串物事”呢個情形,創造出一個俚語,叫“搞出個大頭佛”,用來形容引發一連串麻煩,或者闖出大禍嘅
大家都知道,因为地处岭南暑湿之地,所以广东人自古以来很喜欢喝凉茶。凉茶有消暑祛热之功效,很多广东人身体不适,都是喝凉茶应对。尤其是在现代医学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年代,凉茶就更加成为广东人应付疾病的一大利器。广东的凉茶并非针对某种特殊的疾病,所以对于很多广东人尤其是老人家来说,无论得了什么病,治疗的办法无非都是喝凉茶。如此一来,凉茶就成为了广东地区包医百病的药剂。而且因为广东地区气候暑湿,确实容易引发疾病,而凉茶又正有清热消暑的作用,所以很多常见疾病在饮用凉茶之后确实也能够得以痊愈。由此,
正所谓“好佬怕烂佬”,一般正当人家,如果遇到蛮不讲理的泼皮无赖,通常都会退避三舍,避之则吉。但如果泼皮遇上无赖,一个比一个没底线,那么状况往往会十分胶着,谁也拿谁没办法。在粤语里面,对于这种状况有个说法,叫“光棍遇着冇皮柴”。光棍在这里并非指单身汉,而是指无赖或骗子,至于“冇皮柴”,是指剥去了树皮的木柴,实际上也是光棍一条,只是换了个称呼而已。所以光棍遇着冇皮柴,其实就是光棍遇着光棍,无赖遇上无赖,骗子遇上骗子,谁也不比谁有道德,大家做起坏事来都是半斤八两,所以也就往往难分胜负。这句
开讲有话“各花入各眼”,对于不同的人或事物,每个人的观感好恶都有所不同,此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即使是一些大家都觉得不好的人或物,说不定也会碰上喜欢他的人。这种状况在粤语里面有句俚语,叫做“葾猪头都有齆鼻菩萨”。一般百姓对神明进行祭祀,都会用比较好的猪头或整猪,以示对神明的尊重。而“葾”在粤语里面是腐败发臭的意思,用葾臭的猪头来祭祀神明,当然会被神明嫌弃啦。不过如果刚好这个发臭的猪头,献祭给一位“齆鼻”——也就是鼻子塞的菩萨,那么这位鼻塞的神明闻不到猪头的臭味,自然也就不会介意了
不少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士,都曾经历过贫穷困顿,年幼的时候也曾家境贫寒。所以对于少年人来说,即使当下的处境不佳,但并不妨碍他们胸怀大志,期望终有一天飞黄腾达,功成名就。而对于那些家境贫寒少年人,人们也往往怀着一分期待和敬意,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日后会有怎么样的成就,年轻就是本钱,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清末的名著《儒林外史》里,就有一句话精准地描述了这种状况,并且成为了粤语里一句常用的俚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使日日裤穿窿。”所谓“龙穿凤”,是指穿龙披凤,飞黄腾达的意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害怕打官司,有“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的说法,原因除了贪官污吏腐败不法之外,古代的一些司法制度也是重要因素。例如为了避免刁民随便高官打官司,在某些时候和地方,就有类似“杀威棒”的做法,也就是只要你告到官府,不管是非先打一顿板子。如果是拦截官轿告状之类的做法,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掌嘴再说。所以,粤语里面就有了个“未见官先打八十大板”的说法,用来形容做事还没开始做就已经要先付出相当昂贵的成本了。当然,这个“八十大板”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古时候如果真的打八十大板,很大可
在粤语里面形容蒙受相当损失,又或者收益比预期差了不少,有个有趣的歇后语,叫“水瓜打狗,唔见咁橛”。水瓜,是丝瓜的俗称,其特点是又细又长,表面上看与棍棒有点相似,似乎可以用来做攻击防御的武器,例如用来打狗。但实际上丝瓜质地十分脆,轻轻敲打就很容易折断,如果用来打狗,那肯定是会断掉一截的。在粤语里面,“一截”、“一段”称为“一橛”,所以就有了这句歇后语“水瓜打狗,唔见咁橛”了。例如你被老板扣工资,看着到手的工资单,就可以说“真系水瓜打狗,唔见咁橛”了。又或者你做生意,收到的货款被对方打了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