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野生记者

邵松松

野生记者

An Arts,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野生记者

邵松松

野生记者

Episodes
野生记者

邵松松

野生记者

An Arts, Society and Culture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野生记者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Hey~这是野生记者的最后一期节目,两只鼹鼠的无业游民对谈。也是一个独立内容创作者和一个独立开发者的对谈吧。他做了很多无意义的web端小游戏,我利用gap的时间做了一个无意义的播客。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直觉,为世界增添一些无意义的创造。录制的当天是北京12月的冬天,两个人都在裸辞状态,各自独立做着不赚钱的项目,想着年后或许就要各自离开北京。于是,我们瞎聊了一下北京这座城市,聊了无业期间的杂思杂感,最后又读了一本书《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就像标题所说,生活好像荒野。没有人能知道不被预设的
六一儿童节录制于北京动物园的一期考古科普节目。杜杜说,考古学是一个“透物见人”的学科。录制时我们面对着亚洲象,有着极其自然喧嚣的环境音,你能听见飞来飞去的乌鸦叫,和跑来跑去的尖叫小朋友。一打开就能回到绿树荫荫、众鸟嘈杂的夏初的北京哈哈哈。                                       【本期嘉宾】杜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在读,研究旧石器动物方向。目前她住在北京动物园一角,头顶有蹦迪乌鸦,隔壁领居是怕热火烈鸟🦩      【你可能会
串台节目!谢谢《岂有此理》圆了我被访谈的梦想,当时的我处在gap第10个月即将离开北京之际。本期的制作、剪辑、导语、时间线都由@龙婧 完成,再次感谢之余不惊感叹,被访真是比做主持人轻松愉快一百倍。导语:断档俩月,一期姗姗来迟的节目。因为切换工作/城市,期间gap了三个月,也借此机会邀请到正在gap year项目中的松松。我们一起聊聊关于gap的独特体验。gap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只是生命中无数的探索之一,其实都始于我们想要更加了解自己&感知他人&体验世界。你是否也做过或想象过,类
除去红裙的吉普赛女郎这一典型意向,弗拉门戈还是流浪人的弗拉门戈,底层人民的弗拉门戈,脱胎于小酒馆的弗拉门戈,它有现今艳丽热烈的外表,也有历史带来的黑暗内核,这也就是这一种舞蹈与众不同的魅力之处。本期就请到我西语课的同学Jane,她在学习弗拉门戈近十年的过程中,完成了从主业出版编辑业余舞校学生到弗拉门戈授课编舞老师的职业转变。一直好奇为什么是Flamenco与她相伴如此久,直到有一天我俩在王府井大街上坐着吃着冰淇淋,突然聊悟了,Jane说可能她从小学画画,她对于舞蹈者的肢体语言,那些线
本期聊即兴戏剧。有一天晚上和刚来北京的老朋友闲逛到蓬蒿剧场门口,在昏黄灯光下,看见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朴素的即兴戏剧体验课海报...似乎有点意思,也没试过,于是我俩就当机报名缴费了。也算是非常即兴参与了这个活动,然后在体验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尴尬,和无所适从,无法按照老师说的“1、2、3,想象天空中掉下来一团空气,你接住她,它可能是什么,表演出来!”,我就满脑子啊啊啊是什么,接住空气后愣在原地。由此认识到,看来我自我天性的解放还远远不够啊。再后来围观有对手戏的多人即兴中,观察到举手
戏剧陪伴了我很多年,从杭州到无锡、伦敦、北京,每一处的生活里都有戏剧作为锚点。不过看戏剧作为一个小众爱好,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一个人看,直到我来了北京,发现一位女同事。同为多年戏剧爱好者,我俩各自看过的戏剧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吧。莎士比亚曾说,世界是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每一个人都在人生中扮演很多个角色。人间即是剧场,大家都在演戏。于是本期节目,就和女同事来聊一聊看戏剧的生活,和生活里的戏剧。希望有更多人走进剧场,看悲欢离合。       【本期嘉宾】汤汤(@酒馆老板家的女
这是一个灯红酒绿上海滩,炒股暴富后辍学又破产的故事,聊完又觉得更多是关于一个美丽的执念,一个人对自由和梦想的追逐。欧阳是我北京租房偶遇的舍友,在客厅听过他一些辍学的故事后,就很想和他录一期节目,替自己问问辍学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因为大学时我也曾想过辍学,也有一位大学时期的好朋友选择了退学,巨大的触动曾让我耿耿于怀很多年。人人皆有心猿意马的时刻,想从自己现有生活轨道里彻底甩出去的念头,区别可能就在于有些人做了,有些人没有做。“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听故事
娱乐直播型MCN的行业探秘,仿佛是杭州电商直播之外的另一面,有它自己的狂欢与残酷。去年过年回家吃饭,发现我的小阿姨Lisa居然曾在MCN有两个月的工作经历,我说来来来,让我们来来聊一期。据说,连运营都个个帅哥美女,一晚直播流水以百万为单位,下班后还有夜夜笙歌去夜店抓帅哥美女...就是这样一个的行业,而Lisa描述时反复用到的一个词是,“残酷”“连明星都会过气,何况红人?”                                           【本期嘉宾】Lisa,择业经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教师节暨中秋佳节之际,推出第十期纪念节目:小学相识二十周年,我们如何看待基础教育对于我们人生的影响。天地实验作为一所坐落在西子湖畔的实验小学,是我和小沈同学相识的地方,“会学,会玩,能说,能干”是我们的校训。长大以后遇到很多人,发现很多人都觉得学习很痛苦,仿佛学习是残酷的竞争,一直觉得很奇怪,难道学习不应该是一件快乐自发的事情吗?只有这种时候才会意识到,可能我经历过的教育是特殊的,是如此幸运的。有一个让我妈多年后想起都觉得感动的小细节:梁爷爷(校长)每天早上6点
乳制品行业是什么?为什么国外卖鲜奶为主,而国内消费常温奶为主?供应链对于乳制品有什么影响?直播电商卖牛奶算在市场部?本期节目,是邵松松在2021年双十一后去上海,和大学好朋友茄子,在本科毕业5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本来闲扯为主,但恰逢双十一,前半部分聊了很多他从业的乳制品行业以及电商的干货。后半部分,我们重新审视了大学时如火如荼互联网创业时代,回顾了大学毕业后各自的路径选择,选大学还是选专业?大厂还是小厂?直接工作还是读研?5年后再看这些我们曾经面对的选择。总体算是一个夹杂干货的大学回忆
在去年夏末台风肆虐的上海,和神棍聊了一期占卜、算命、容格、轮回,能聊的不能聊的都聊了,可谓偏语怪力乱神。所以占卜和算命的区别是什么?算命居然是一件很有逻辑的事情?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吗?群体无意识是一种玄学吗?土木工程必学风水?商学院老师说,创业主要还是靠运气?我们从《容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聊起,看容格这位心理学大师如何从精神医学走上探索无意识的道路,又如何从崇敬弗洛伊德到与之决裂的过程。也谈到了宗教、信仰、和占卜这样看起来怪力乱神的事物,在我们认知成长路上的作用,与解释生命与生死问
本期节目在北京冬天的深夜录制,那个夜晚听得我猫猫流泪,阿婷录完说,录这个节目也挺好,仿佛有个机会回顾了她的这十年,20岁到30岁。从学生时代相遇香格里拉,到对方出国,创业,创业失败,回国,结婚,工作,自由职业,我的最后一个问阿婷的问题是,“恋爱五年、结婚五年,回首这十年你有什么感想?”我听到一个很感人的回答:“我觉得这十年走的很漫长,然后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如果你让我重新再来一遍,我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你要问我后不后悔,我不后悔的”北京的干燥肃杀,与闽南的海水气息,情感是跨越地理的
人类学是什么,它是考古的近亲还是医学解剖的近邻,还是说学习人类学需要去原始部落和原始人跳舞?本期是一期求知型闲聊,邵松松带着个人好奇,向瑞吉请教了什么是人类学。录制于本轮疫情前的上海,闲聊内容比较跳跃,我们从瑞吉的个人兴趣,小众音乐和古典乐,聊到他从对心理学感兴趣,到误打误撞学习小众专业人类学的故事。以及“送礼”这个研究领域:人究竟为什么要送礼,又为什么要还礼?礼物之灵是什么小精灵。      【本期嘉宾】瑞吉,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人类学学子,此刻被困上海中    【你可能会
配音演员和主播的区别,就好比演员和idol的区别?传说中月入3万的配音,真的是一种可以养活自己的职业么?角色配音、有声书,和点击量几亿的广播剧各是什么东西?本期请到发财同学,一位在北京的配音演员,来聊一下配音这个职业。以及发财是如何对配音产生兴趣,并毅然在大三就来到北京开始入行配音圈的故事。后半部分我们聊了一下自由职业的生活。采访发财的时候适逢我刚开始gap year,惊恐发觉自己完全无能安排大块时间。所以向发财这位毕业5年从未坐班的朋友取取经!我们聊到了从容的代价、自由职业需要具备
从美剧《爱、死亡和机器人》讲起,聊了聊科技、死亡与自我内核。齐马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蓝色?科幻是否在讨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自身价值的追问?随着技术发展涉及到的科技伦理?科学与文学的相似之处与模糊的边界?本期节目可能有点两个理科生自high的臭屁,但聊到了我的老本行科技还是难掩激动。在我心里科技永远与人文相关,情感与机器人,科技与浪漫,它们都承载着人类想象力的探索,不断突破表现形式的边界,亦如人类也一直借由文学探寻自我本质与世界的关系。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那种蓝色,它不是天
和多年好友的被窝夜谈,我们闲聊了北京和文学,也互相回顾了某一段明亮无畏的北京生活和从学生跨入社会的特殊人生阶段。从本科时各自的换专业风波,聊到古力哪吒工作两年后,考研汉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起因经过。以及邵松松2017年在北京的短暂保研面试之旅,和2019年研究生毕业刚来北京中关村的艰难生活回忆录。一路上,文学的无用之用一直伴随着我们,本期又可以说是“北京的生活,文学的狂喜”。       【本期嘉宾】古力哪吒,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即刻@古力哪吒_)       【你可能会听到】
Fine dining行业是什么,米其林前后厨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是怎样,厨师这个职业艺术性的部分是什么,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出现,fine dining在中国的未来可能会如何?本期节目,邵松松带着个人强烈的好奇采访了束河,一位工作实习过若干家米其林的年轻厨师。他也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活的Chef to be。感谢西语课提供的神奇同学,让我得以走近米其林厨师这个神秘的职业,也借束大厨的故事一窥fine dining行业的生活,以及他个人从16岁立志成为一名厨师的旅程。    
嘉宾Olivia是一位在北京的境外游客导游。成为导游之前,她做过会计、酒店前台,在一场长达一年的背包旅行后,她转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Olivia从香港、澳门,到云南、西双版纳,又到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的旅行故事。以及回国后成为导游的生活和与游客发生的缘分友谊,以及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除去精彩的人生经历,Olivia是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态度,对职业有自己的热情执着的人。她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这种生命力的力量,吸引并激发了我开始了《野生记者》这个
关于野生记者:小时候觉得战地记者很酷,但一路学的理工科。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段话,对于真正的作家而言,平凡的每一天于他都是生活的惊涛骇浪。这段话触动了我,其实不必去到战地,不必沟通大人物。于日常中去挖掘一些故事,做一个野生的记者,也是一种记录的体验,欢迎来到野生记者。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1. 邵松松是谁啊? 2. 为什么叫“野生记者”? 3. 为什么做一个访谈节目? 4. 本无业游民Gap Year第一个月时所思所想所做背景音乐: *幽默曲 - Josef Suk
关于野生记者:小时候觉得战地记者很酷,但一路学的理工科。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段话,对于真正的作家而言,平凡的每一天于他都是生活的惊涛骇浪。这段话触动了我,其实不必去到战地,不必沟通大人物。于日常中去挖掘一些故事,做一个野生的记者,也是一种记录的体验,欢迎来到野生记者。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1. 邵松松是谁啊?2. 为什么叫“野生记者”?3. 为什么做一个访谈节目?4. 本无业游民Gap Year第一个月时所思所想所做 背景音乐:*幽默曲 - Josef Suk Hos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