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番薯田读书会

Amber

番薯田读书会

An Arts and Book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番薯田读书会

Amber

番薯田读书会

Episodes
番薯田读书会

Amber

番薯田读书会

An Arts and Books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番薯田读书会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新年快乐。许久没发布,其一是懒,其二是连读几本无趣书。读了一本2个世纪前的爱情,又被这窄门挤得喘不过气。爱是一种感觉,还是一种判断,抑或是一种信念?不管是什么,似乎终究要消逝。最终能将一段关系维系下去的,可能是对孤独的恐惧吧。---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忙忙碌碌的11月。为寻觅灵魂栖息地,变得越发玄幻了。每个人总要经历点什么,才能通往灵魂的更深层。每个人的本我欲望都不同,所经课题类型也各不相同。连佛陀都要自己渡自己,何况凡人?宗教也许可以给人安身之所,但若要放下执念消除焦虑,还是要自行完成课题。可能我们在途中都要死亡好几次,有的人活过来了,有的人行尸走肉。---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
台风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又是一日台风造访,山雨欲来风满楼。住在高楼内的我也摇摇晃晃。读完来自叶广芩的京味小说,作为南方人的我真是尽力了。书中所记录的那些京味记忆,让人联想到《城南旧事》,只不过叶广芩的文字在细腻之余透着一股野气,制度变革,家族没落,亲邻四散。那种皇城百姓的韧劲在坎坷的时代仍然是两手一揣,谁怕谁。还有那些胡同的味道,大院内的夜谈,有趣极了。---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
气管炎真要命。搬家也似扒皮。这本书记录了香港的另一面。在城市化之前,被海围绕的香港区区有天后庙,张保仔洞真的有宝藏。那些荒废的空间,消失的村落,失落的机场......这座奇妙的城市维度之多,层次之丰富,在书中一窥究竟。*终于度过了灰暗的时期,有种大病初愈,曙光在前的感觉。这段时间生活经历了重构,世界似乎又可爱起来,明天也值得期盼。---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
陈春成的首部小说集。收录了九个故事,游走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以瑰奇飘扬的想象、温厚清幽的笔法,在现实与幻境间辟开秘密的通道。原来文笔也可以如画笔一般,绘出电影的场景,在阅读期间,我的脑子里浮现出音符,把那些文字谱入曲中,在心中响起四重奏。*更正读错部分:蛱 (jiá) 碟碑---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人一生要说许多话,有的人能听见,有的人听不见。人和人聚在一起,有时候通达,有时候有高墙。一句话也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像春风,有的像刀子,有的像石头。当我们说不出一句话时,会感到孤独;当我们说一万句话时,又会感到空虚。---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一块北魏宫女的墓碑,微观这个动乱时代的历史画卷。从官僚之家没入奚官,王钟儿成为平成皇宫高墙内的一朵雪花,度过了漫长的余生。这本书的名字似乎也是对人生“归途”的一种解读:当生活遭遇重创,剩下的日子便以余生对待了。不知是管中窥豹,还是一叶知秋。悲观犹如先前所读太宰治,年纪轻轻写出第一本书,却要命名为《晚年》,生活无所期望,索性游戏人生。借着读书也分享作背景音乐的曲单:‘round midnight - Elder DjangirovStella by Starlight -
没出息的人读没出息的书。与其说是在读内容,不如说是在泄苦闷。无端一阵狂风雨,万家灯熄断管弦。---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忙忙碌碌喘不上气的五六月。且读一篇温情的短文,娓娓地诉说亲情与乡愁,温暖千疮百孔的心灵。台湾文学有一种魔力,总是温热柔软地观察着世间,将苦难和过去都化作春泥。我也应努力做一个坚强的番薯,在这飘摇的世间开出花来,成为春天的一部分。---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社会学家项飙教授在“浙江村”蹲了6年所写出的社会学调查报告,探讨了农村人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社会关系的构建和重组。浙江人所采用的“链式流动”方式,在移动中拉动宗族和亲友所交织的网络,形成特有的“系”。结合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前那段时期背景,人们朝不保夕的生活状态,使得中国人不信任制度和规则能真正保护自己的财产。社会关系和“系”的形成,具有十分浓厚的农耕文化和宗族观念色彩。看完后感叹,有的人能掘到第一桶金、能分到大蛋糕是真本事啊。另外,这种社交属性超强的生活方式,简直是i人的噩梦
一本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书,认为人际关系、生活状态都能通过正面或负面想法,得到相应的结果。不过里面的事例欠缺说服力,权当一碗鸡汤吧。教人乐观积极,总是好的。反正世界已经那么糟(又消极了)。*读完觉得自己像个布道的牧师---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相当精彩又厚重的一部书,阅读耗时两周半(累)。西门闹的几世轮回转世,成就一部中国当代史。北方文学特有的朴实与粗糙的语言,描画出粗粝起伏的地域画卷。书中文字之“粗”,让我想起了《白鹿原》,两部书相结合也确是中国北方大地的近代史了。*不知道淘淘投胎成了什么?希望它过着更幸福的生活,连同我的那一份。---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来自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读本,没有学科基础的我读起来十分吃力,费时良久。这位与弗洛伊德相爱相杀的心理学家探讨了“无意义的灵魂”这一命题。因虚无感而产生的灵魂拷问,作为青年人还是要多投入现实空间。既然灵魂无处安放,那只好随身携带吧。*最近在并行阅读莫言的《生死疲劳》,在两种不同的生命态度上横跳,过分刺激了。到头来只觉得,既然意识会产生问题,那干脆扩充无意识的空间?说白了就是多睡觉,哈哈。只可惜现在睡眠也变成了格外珍贵的东西,常不如愿。--- Send in a voi
另一本西西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各种大人看的童话。公主不再是无辜、柔弱地待在城堡里等待救赎,而是握紧自己的命运。王子也没有勇敢、无畏地穿过荆棘拿出爱的力量,而是魂飞魄散地推开了逃生的门。*花是美丽的浪漫的,但在女主角的行业中,代表了诀别。还有什么事物也是两面性的呢?是机场吧。---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Rainy days in HK. 香港的雨季来临,读一本来自西西的奇趣社会学小说。漫步在肥土镇湿漉漉的街道上,大楼都被云雾吞掉半截。这座小镇和我的心情都变得潮湿。雨夜又无眠,浸泡在回忆里。读罢我裹入这张飞毡里,躺在枕缝间,飞到了肥水西街的码头。---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季节交替之际,病了一周。日常丧丧读点没有感情的non-fiction,健脑补洞。在亲密关系的得失中,多巴胺与内啡肽的纠葛是绕不过的坎。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充满打破预期的多巴胺,坚守或猎艳皆是人之常情。跳出猴子的奖赏回路,去消化多巴胺的成瘾,建立内啡肽的动力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书中关于梦的解读也与《周公解梦》的一些内容不谋而合。套用荣格的观点,梦是潜意识的浮现。分析梦也许可以为解决自身现实困境提供一个更本我的角度。--- Send
书中最后一篇故事,原文内容较长,在此分享篇中罗与Andy相知相伴的节选。有时觉得爱人离开自己很痛。但相比爱人的逝去,似乎只算擦伤。不过要接受ta继续经营自己与我无关的美好人生,也是个不时发炎的伤口。大概前世在牌桌上真的欠下了很多债吧。---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一本绝妙的短篇小说集。读过《台北人》,当然继续读《纽约客》。两本书交相辉映,通过白先勇细腻的文笔,折射出一代中国人的内外挣扎。篇章读下来时间都长,但我却实在舍不得只放一篇,于是分上下两集分享。我们都拥有过去,怎样背负着自己的经历向前迈进,是人生不断精进的课题。不管是轰轰烈烈誓要和出人生大牌的李彤,还是埋藏过去回到原点的罗,都是异乡人的缩影。很喜欢这本书,短短数篇故事,写下时代下的悲欢离合。---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
“台北的冬夜越来越深了,窗外的冷雨,却仍旧绵绵不绝地下着。”不知何来的勇气读起《台北人》,在我自以为逃离黑洞的某个瞬间,黑暗又从拐角处跳出来,冷不丁地给我来了一拳。那些被困在过去的灵魂,肉体生活在当下。上海的梧桐雨,要比台北的冬夜更冷些。一边读着白先勇的文字,脑中浮现的画面都是黑白的。也想起了王佳芝唱起天涯歌女,冷血如易先生也潸然落泪了。All you can do is play along at life, and hope that sometime you get
不高兴时又来读绘本。其实之前已在图书馆读过,最近突然又想起它来,于是再借来回味。 这是一本小镜子。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人”。 纵使你知道自己是人,你要向众人证明你是合格的人吗? 向外照的镜子,投射的全是欲望。我也曾照出了自己的孤独 (damn it!)  *今天开新茶,烹茶开卷又一晚。---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一本以建筑师的眼睛记录城市建筑的书,看完得到了自身认知范围以外的知识。题目取用了粤语谐音“触觉”,体现建筑所触发的灵感,亦算是巧思。有些建筑就像一首歌,一篇诗,像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不妥协。从一砖一瓦中,看到城市的精神和人们对空间与时间的理解。这次分享的篇章所描述的建筑分别是:Vessel;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perone Westwater Gallery; The Met Breuer.读完后看看你的构想与现实有什么异同吧。;)
加缪的代表作之一,短小精悍。有趣的是,这部作品却有一种“让子弹飞一会”的效果。犹如一颗布洛芬,刚服下时毫无感觉,就在你抱怨它隔靴搔痒之际,它就在黑洞深处扩散,将你的灵魂扯出体外,俯视自己瘫痪的躯体。“在我所度过的那段荒诞生活期间,一种阴暗的气息从未来前途的深处向我扑面而来,它穿越了尚未来到的岁月,所到之处,使人们曾经向我建议的所有一切彼此之间不再有高下优劣之分了,未来的生活也并不比我以往的生活更真切实在。“---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
一本记录非洲不知名小部落的田野调查日记。英国古板谨慎的文化与逻辑奇特的西非部落文明相遇,催生出匪夷所思的经历。这本书没什么营养,只能零碎的捕捉一些有趣情节一窥世界另一端的奇葩人类的生活。打发时间呗。---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一个平静又悲伤的夜晚,羊毛被吹走了,心里凉飕飕的。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短短的诗句蕴含深深的情感,读起来让能灵魂飘散,暂且驱走心头的雾霾。那只站在海涯边缘的小羊,吃着草吹着风,感受海风轻拂自己的羊毛。晚安。---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amberead/message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